史達祖
[拼音]:shuqin
[英文]:harp
撥奏弦鳴樂器。現代交響樂隊中的大型撥絃樂器。落地琴架呈三角框形弓狀,琴絃與斜向的共鳴板表面約成35度角。奏時將共鳴箱背面斜倚於右肩。琴絃47根,將所有踏板放到最上一格時,按戇C大調自然七聲音階調音,音域有 6個八度加五度,最低音為戇C1,最高音為戇g4,所有C弦染紅色,F弦染藍色,其餘 5弦為白色,以便於識別。有7個踏板,左腳3個控制B、C、D弦,右腳4個控制E、F、G、A弦。踩下踏板一半,則使所有同一音名各弦縮短到提高半音;全部踩下,則提高全音。利用踏板,可使豎琴變換為任何調的自然七聲音階;結合“等音”原理,又可將豎琴的自然音階7弦變成各種由4個音結合的七和絃,其中最常用的為屬七和絃與減七和絃。此時,以“滑奏”可發揮豎琴最獨特的和聲效果。
演奏時用雙手撥彈,不用小指,故每手只能同時彈撥 4條弦。一般為左手彈低音,右手彈高音,兩手亦可交叉彈奏。豎琴音色甚似鋼琴,唯較輕柔飄逸;其最佳音質在中音區,其音響如行雲流水,華麗而富於幻想,奏旋律及和聲均佳。
豎琴由最古老的狩獵工具“弓”演變而成。流傳地區甚廣,外形有弓形、框形等。近代豎琴的前身,有“威爾士豎琴”,3排琴絃,外兩排為同度或八度自然音階,內排為變化半音。17世紀末出現過用左手轉動弦鉤裝置的豎琴,能奏半音及轉調。1720年德國人J.霍赫布魯克爾改進了這一裝置,以踏板控制弦鉤;1811年鋼琴改革家法國人S.埃拉爾又改進了這一裝置,發明雙檔踏板,使豎琴更加完善,故埃拉爾被公認為近代豎琴的創制人。
19世紀以後,豎琴被用於交響樂隊,著名作曲家G.比才、П.И.柴科夫斯基,R.瓦格納都為其寫過樂曲。大型作品有W.A.莫扎特的《長笛豎琴協奏曲》,Р.М.格利埃爾和P.欣德米特的《豎琴協奏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