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和太原審判

[拼音]:Hupan Shishe

現代文學社團。1922年3月在浙江杭州成立。成員為馮雪峰、應修人、潘謨華、汪靜之4人。稍後,有魏金枝、謝旦如(澹如)、樓建南(適夷)等人加入。詩社沒有固定的組織和章程,只是一種友愛的結合,其成員絕大多數是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的學生。他們曾先後出版馮、應、潘、汪的詩合集《湖畔》(1922),馮、應、潘的詩合集《春的歌集》(1923),汪靜之詩集《蕙的風》(1922)和《寂寞的國》(1927)等。1925年2月創辦小型文學月刊《支那二月》,僅出 2期。接著五卅運動發生,因各人思想變遷,湖畔詩社便不復存在。他們的作品以抒情短詩為主,表現了新文學運動初期剛剛掙脫封建禮教束縛的天真爛漫的青少年對美好自然的嚮往和對幸福愛情的憧憬,獨具一種單純、清新、質樸的美。朱自清說:“真正專心致志做情詩的,是‘湖畔’的四個年輕人。他們那時候差不多可以說生活在詩裡。潘謨華氏最悽苦,不勝掩抑之致;馮雪峰氏明快多了,笑中可也有淚;汪靜之氏一味天真的稚氣;應修人氏卻嫌味兒淡些”(《〈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扼要地道出了各人詩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