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自然博物館
[拼音]:Butao
[英文]:Michel Butor (1926~)
法國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生於北部工業城市裡爾郊區一信奉天主教的中產階級家庭。在巴黎大學攻讀哲學和古典文學時,對超現實主義詩歌和現象主義哲學發生興趣,後認為通過小說的形式可以把這兩者結合起來。他當過中學哲學教員和海外法語教師多年。1968年法國大學體制改革後進入巴黎高等院校教授文學。
1954年發表第一部小說《路過米蘭》,評論家認為它具有新現實主義傾向。他的成名作品是長篇小說《變化》(1957),代表作是小說《時間的運用》(1956)和《班級》(1960)。還有《地方的靈魂》(1958)、《奇異的故事:波德萊爾的夢》(1961)和《彙編》(3卷,1960~1968)等論著。
布陶認為寫作的目的在於彌補生活的空虛。在創作前期,他自稱企圖在現代複雜混亂的生活中,與讀者一起找出一些頭緒,以建立一個有條不紊的個人的精神世界,後來他還嘗試從個人擴大為集體的精神世界。在代表作《變化》中,他把主人公稱為“你”,使讀者成為書中主角。在他看來,小說家主要的任務在覓得能夠確切表達生活真實的語言,推翻妨礙認識客觀世界的“牆”,發現新的視域,最終達到改變現實生活的目的。從平凡的日常活動中找出生活的奧祕所在,表現人在狹窄的世界中對時間和空間的感覺,這就是布陶常用的主題。他對時空的描寫十分詳盡細緻,但時間任意交織,現實、神話、回憶、夢想時常交錯混合。他喜用大量的內心獨白,長達兩三段的句子,以描述意識的活動。在這方面,布陶受詹姆斯·喬伊斯和馬塞爾·普魯斯特小說藝術的影響較為明顯。
參考書目
R.-M.Albérès,Butor, Paris,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