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魚

藥材名稱:櫚木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異名:青皮樹、相思樹(《湖南藥物志》),鴨公青、青龍捆地(湖南)。

基源:為豆科紅豆樹屬紅豆樹的木材和根。

原植物:紅豆樹Ormosia henryi Prain,又名花櫚木(《浙江省藥用資源名錄》),花梨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歷史:本品始載於《本草拾遺》,雲其:“出安南及南海”《綱目》載:“櫚木,本性堅,紫紅色,亦有花紋者,謂之花櫚木。”據此描述應為本品無誤。

形態:小喬木,高5~8m,植株密被灰黃色茸毛。單數羽狀複葉,小葉5~9枚,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披針形,長6~10cm,寬2~3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楔形,下面密被灰黃色茸毛。復總狀花序呈圓錐狀;花2~7朵;萼鍾狀,裂片與萼筒近等長,花冠黃色,長約2cm,旗瓣近圓形;二體雄蕊(5∶5)不等長,長於花瓣片;子房被長柔毛,花柱線形,柱頭傾斜。莢果扁平,長7~11cm,寬2~3cm,先端具喙。種子5~9粒,長0.8~1.5cm,紅色。花期7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352頁.圖2434)

生境與分佈:生於雜木林中。分佈於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廣東和西南等省區。

藥性

性味:①《本草拾遺》:“辛,溫。” ②《新華本草綱要》:“辛.溫。”

功效:破瘀行氣,解毒,通絡,祛風溼,消腫痛。

主治:①《本草拾遺》:“主破血、血塊、冷嗽、並煮汁及熱服。” ②《海藥本草》:“主產後惡露衝心,癥瘕結氣,赤白漏下,並銼煎服之。” ③《新華本草綱要》:“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鮮品10~15g)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江西《草藥手冊》:“治白喉:花櫚木根6g。磨醋服。”

單方應用:①《湖南藥物志》:“治跌打損傷:花櫚木15g。水煎兌酒服。” ②江西《草藥手冊》:“治產後瘀血腹痛:花櫚木根(鮮)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