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立博物館

[拼音]:Zhu Zhixin

中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名大符。1885年10月12日生於廣東番禺(今廣州市)。1904年以官費留學日本,結識了孫中山、廖仲愷等革命黨人。1905年8 月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他被選為評議部議員兼書記。先後擔任過《民報》、《建設》等刊物的編輯,積極從事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宣傳工作。1920年9月21日,他在虎門被桂系軍閥殺害。

朱執信在政治思想上積極宣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理論上系統地闡發了“社會革命當與政治革命並行”、“土地國有”等思想,堅決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主張“民族自決”,並且認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獨立解放運動是“世界革命之一部”。此外,在辛亥革命前,他對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其著作《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的內容,曾作過若干介紹。他同情社會主義,反對資本家剝削工人。

朱執信的哲學思想具有鮮明的唯物主義傾向。他相信科學,接受了進化論思想,承認人類“是從猴屬發達來的”。他反對所謂“精神不滅”的唯心主義論調,認為人的精神“依託物質”。在認識論上,他主張客觀世界可知。他說,人的認識“有學而知,有習而得,前者所謂教育,後者所謂經驗也”。而“經驗”,則是“由事物而生,未有事實,何由有經驗”。朱執信的社會歷史觀也具有一些合理的思想成分。他堅信人類社會歷史是不斷進化的,封建制度必然進化為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也不會長久,人類社會必將進到沒有國家、階級的平等、互助的“共產社會”。他承認階級和階級鬥爭“是現存的事實”,說“歷史上的事蹟,都是階級鬥爭的表現”,並且指出,只有通過階級鬥爭,才能使階級和階級鬥爭“絕滅”。此外,朱執信還注意從經濟上探討一些社會現象的根源,認為社會的階級鬥爭、革命運動的產生,均有經濟上的理由。同時他也相信抽象的“互助論”,認為人類之所以能組成社會在於“互助”和“相愛”,說人類“貴互助不貴爭鬥”。他的社會歷史觀仍然屬於唯心主義。

朱執信的無神論思想較為突出。他反對“耶教乃至一切宗教”的有神論。他以進化論思想尖銳地批駁“上帝造人”等謬論,說:只要我們“從進化論入手,則知宇宙中經無數進化而始有人,決非被上帝創造者”。他告誡人們:信教是一種“慢性精神自殺”,我們切不可做“神的奴隸”。他認為,要真實地瞭解“人生問題”,就必須依據科學的進化論,對於“古來宗教之種種迷謬之傳說,不可不從根本上概予打消”。

朱執信的著作集有:《朱執信集》(2卷),建設社編,民智書局1921年版;《朱執信文鈔》,邵元衝編,民智書局1926年版;《中國國民黨叢書·朱執信文存》,邵元衝編,中國文化服務社1935年版。還有民智書局出版的《朱執信先生自書詩遺墨》等專集。1979年中華書局出版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歷史研究室編的《朱執信集》(上下集),是個較好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