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森,F.M.

[拼音]:Beifei Xinshiqi Shidai he Tongshi Bingyong Shidai Wenhua

[英文]:Neolithic and Chalcolithic Cultures in North Africa

北非地區包括北緯16度線以北的非洲北部廣大地區,其中也包括古代文明中心之一的埃及。北非的新石器時代自公元前第8千年開始,至前第4千年結束;銅石並用時代則自前第5千年開始,前第2千年結束,各地文化錯落並存,發展很不平衡。

考古發現簡史

1895年,英國考古學家F.皮特里在埃及涅伽達發現史前文化遺址,揭開了埃及銅石並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考古的第一頁。在20世紀20~30年代,英國女考古學家G.卡頓-湯普森發現和發掘了埃及法尤姆A新石器時代遺址,後來又發現多處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遺址。與此同時,銅石並用時代遺址拜達裡、阿姆拉等亦相繼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埃及和蘇丹北部的努比亞地區的考古發掘發展較快。50年代,卡頓-湯普森發掘了埃及的哈里傑綠洲,對埃及的石器時代的文化系列作了充分研究。60年代至70年代,F.溫多夫、R.希爾德和埃及考古學家R.賽義德在蘇丹和上埃及以西的西部沙漠地帶進行廣泛調查和發掘,先後在撒哈拉井、泰爾法維井、納卜塔、哈里傑等地取得豐富成果,對北非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尼羅河流域以外的北非其他地區,20世紀後始有少數西方學者進行有限的調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北非各國獨立進行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漸多,對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和銅石並用時代的文化有了初步瞭解。

新石器時代文化

埃及和蘇丹東南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可分為早、中、晚三期,年代分別為前6000~前5500年,前5500~前4500年,前4500~前3500年。從早期開始,即為有陶新石器階段,同西亞地區新石器文化早期為無陶或前陶新石器階段不同。這一分期主要是根據埃及西部沙漠綠洲和南部努比亞的新發現確定的。分佈於埃及北部的前第 5千年至前第4千年的法尤姆A文化、邁裡姆德文化、歐邁裡文化及分佈於南部的塔薩文化,實際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有的且已進入銅石並用時代。

北非其他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可分為三大系統,即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薩傳統的新石器文化。撒哈拉新石器文化亦稱撒哈拉-蘇丹新石器文化,分佈於中部及南部撒哈拉沙漠,年代約在前第8千年至前第3千年。其時撒哈拉中南部水草豐美,氣候比較溫潤,尚有湖泊河流,與今日的乾枯沙漠景象不同。一般以前第5千年至前第4千年之交為界,將這一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分為早晚兩期。早期遺址發現於恩內迪、阿卡庫斯、塔西利和阿哈加爾等地區。主要遺址有阿爾及利亞阿哈加爾西部的阿梅克尼遺址及其北邊的提米都因遺址、南部撒哈拉的阿卡庫斯遺址等,其年代早於埃及的新石器文化,是埃及新石器文化的來源之一。同時,還對其東的泰內雷新石器文化和其西的茅利塔尼亞新石器文化產生一定影響。

撒哈拉新石器文化自早期起即屬有陶新石器階段,阿梅克尼遺址出有大量陶器、石器和骨器。陶器多為半球形器皿,直徑有的達60釐米,紋飾簡單。石器中有大量的碾磨器,在花崗岩表面留有研搗的凹痕,表明曾長期用於研磨穀物。在該遺址前第 6千年的文化層中發現穀物殘跡,據研究為非洲的稷類作物,但這些穀物是否為人工培植尚無定論。此時居民還盛行漁獵,阿梅克尼遺址有鯰、鱸等魚骨。其西的提溫遺址則屬漁民村落。其他遺址也有不少是漁民群居之所,均發現骨、石制的魚鉤、魚叉等。此外,獵取、獴、鬣狗、野豬、羯羚、髯羊等獸類也佔重要地位。一般認為撒哈拉新石器文化是非洲黑人的創造。撒哈拉新石器文化的晚期,陶器為帶頸球狀器,有的帶流。出現磨光石斧、箭頭等,牛可能已被馴養,表明社會經濟又有發展。在塔西利和阿卡庫斯等地,還出現巖畫,繪有舞蹈人像、牛群動物等,具有高度水平。

地中海新石器文化主要分佈於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的沿海地帶,年代約在前第5千年至前第3千年。典型遺址為阿爾及利亞奧蘭附近的蓋塔拉,蓋塔拉遺址最底層為舊石器末期,屬前第9千年至前第7千年,最上層為新石器時代堆積,年代屬前第5千年。其石器以有齒緣工具和稍加修整的石刀、石片為主,也有各種幾何形細石器。陶器則屬歐洲地中海沿岸流行的印紋陶文化型別,多為敞口圓形錐底容器,以壓印紋為飾。地中海新石器文化與歐洲印紋陶文化屬同一系統,與歐洲地中海沿岸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絡較密切,而大別於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其居民已組成農業村落,畜養的山羊、綿羊和牛屬西班牙等地的品種,可能與印紋陶同時自歐洲傳入。

卡普薩傳統的新石器文化的分佈介於撒哈拉新石器文化與地中海新石器文化之間,主要在突尼西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的中部地區。卡普薩傳統指分佈於上述地區的中石器時代文化,當地的新石器文化是在其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得名。卡普薩傳統的新石器文化年代約在前第5千年至前第3千年。其第一階段可以艾因納蓋遺址為代表,遺物基本上是卡普薩中石器,但已有陶器和雙面修整的工具。第二階段可以達穆斯艾哈邁爾遺址為代表,卡普薩傳統仍佔統治地位,但新石器數量增加:有邊刮器、修背大石刀、石鏃等,陶器也在發展。第三階段則可以布扎巴溫遺址為代表,新石器已佔主要地位,磨光石斧、磨石等大量出現,陶器以圓形錐底容器為主,和地中海新石器文化相近,但印紋很少,甚或完全不用。陶器應用不廣泛,其他容器仍以鴕鳥蛋殼製成。骨器中多錐、針,無魚叉,與撒哈拉新石器文化不同。這說明卡普薩傳統的新石器文化自成系統。

銅石並用時代文化

埃及地區的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可分為三大階段:即拜達裡文化(約前5000~前4000)、阿姆拉文化(約前4000~前3500)、格爾塞文化(約前3500~前3100)(見彩圖)。其中阿姆拉文化和格爾塞文化又可分別以涅伽達遺址的Ⅰ、Ⅱ層為代表,而稱為涅伽達文化Ⅰ和涅伽達文化Ⅱ,這些銅石並用時代文化是埃及古代文明的源頭(見埃及考古)。

在新石器時代之後,埃及以外的北非其他地區在銅石並用時代並沒有建立國家,創造文明。由於氣候變化,整個撒哈拉地區成為沙漠,使北非和非洲內陸隔絕。因而其銅石並用文化傳統實際是地中海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年代為前第 3千年和前第2千年。至前第1千年中期,希臘、迦太基、羅馬先後在北非沿海建立移民城邦和殖民統治,這一地區遂歸入希臘、羅馬文化範圍。銅石並用時代,歐洲影響主要從兩個途徑進入北非:一為西邊的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至摩洛哥,並延伸至阿爾及利亞西部;另一則為義大利、西西里島至突尼西亞,由此及於阿爾及利亞東部和利比亞。從前一途徑由歐洲傳入鍾杯文化(見鍾杯戰斧文化)、冶金術、溝紋或繩紋陶、豎穴墓等;從後一途徑則帶來巨石建築(見歐洲巨石建築遺蹟)、彩陶、斜坡屋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