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孝文帝元巨集(467~499)

[拼音]:Ouzhou huobi shichang

[英文]:Euro-currency market

經營歐洲貨幣借貸業務的金融市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出現了國際資金市場,即歐洲美元市場,隨後逐漸發展到其他國家的貨幣如德國馬克、瑞士法郎等,通稱為歐洲貨幣市場。該市場的確切含義是:在原發行國以外流通、交換、存放、借貸和投資的各種貨幣的國際資金融通市場。從提供交易場所的東道國立場來看,這個市場也是本國貨幣以外的各種貨幣流通、交換、存入、借貸的市場,因此又可稱為境外貨幣市場。

形成

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基於以下歷史原因:

(1)美國國際收支狀況惡化,歐洲美元大量存在。50年代,美國對飽受戰爭創傷的西歐各國給予大量援助與投資,導致其國際收支長期逆差,美元大量流入西歐。這為歐洲美元誕生奠定了基礎。

(2)1957年的英鎊危機,迫使英格蘭銀行採取措施,一方面對英鎊區以外英鎊貸款實施嚴格的外匯管制,而另一方面卻准許倫敦的商業銀行接受歐洲美元存款並辦理歐洲美元信貸,從而在倫敦開放了以美元為主體的外幣交易市場。

(3)50年代末,西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解除外匯管制,各國貨幣自由兌換,美元得以自由買賣,資金得以自由流動,為歐洲美元市場順利發展鋪平了道路。

(4)美國為阻止國際收支進一步惡化而採取的限制美元外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歐洲美元市場的形成。許多美國大企業紛紛將海外利潤投放歐洲美元市場;商業銀行爭相在倫敦設立分支機構,經營歐洲美元業務。

(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歐與日本經濟的迅速復甦和強勁發展,迫切需要有一個融資便利、不受約束的金融市場。正是這樣一些原因,使得歐洲貨幣市場應運而生。

資金來源和運用

歐洲貨幣市場的資金來源於:

(1)美國銀行國外分支機構;

(2)國際財團;

(3)跨國公司和其他工商業者;

(4)各國政府與中央銀行;

(5)石油輸出國。資金運用物件為:

(1)跨國公司;

(2)非產油的第三世界國家;

(3)外匯投機。

特點

(1)批發市場。每筆交易額很大,少則數萬美元,多則數億乃至數十億美元。不僅交易額大,且期限短,週轉快,反應靈敏。

(2)同業市場。銀行同業間存款交易佔歐洲貨幣市場業務總額的2/3以上。

(3)自由市場。不受管制,經營自由。

(4)競爭市場。對市場參與者甚少限制,因而競爭激烈,效率很高。

(5)低利市場。利率結構獨特,存款利率相對較高,放款利率相對較低,利差很小。上述特點在客觀上有利於國際信貸交易,對借款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首先表現為市場資金來自世界各地,數額極其龐大,世界主要貨幣應有盡有,能夠滿足多種籌資需要;其次是借款條件靈活,不限貸款用途;三是存貸手續簡便,資金安排迅速;四是籌資者既不受所在國管制,也不必接受提供借款國的附加政治條件。

範圍

歐洲貨幣市場由一個世界性的國際銀行網路組成,建立初期以及隨後發展的一個相當長時期內,主要侷限於以倫敦為中心的歐洲各金融中心。70年代中期以後,歐洲貨幣市場的範圍遠遠超出歐洲的疆域,歐洲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如加拿大、日本、巴拿馬、開曼群島、巴林等地陸續經營歐洲貨幣的存貸業務,保持與歐洲貨幣市場的相互溝通。

型別

按期限、方式和業務性質可分為短期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其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短期金融市場,借貸期限多為1~7天或1~3個月,半年或2年者較少。短期借款一般不籤合同,通過電話和電傳進行,憑信用交易,無須交納擔保品。利率一般低於各國商業銀行對國內大客戶的優惠放款利率。長期信貸最短在1年以上,一般為1~3年,其他還有5年、7年、10年以上不等。近年來,一些金融中介機構,特別是中期貸款銀團的活動增強,提高了發展中國家在中期借款市場的參與程度。

作用

(1)促進國際資金流動,這是任何國際金融市場所不能比擬的;

(2)促進西歐和日本經濟的復甦,也對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3)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

(4)對許多國家國際收支惡化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但是由於歐洲貨幣市場富於競爭性和投機性,又加劇了國際金融領域的不穩定性,主要表現在:

(1)由於歐洲貨幣信貸兼有存短放長、金額巨大及無抵押保證的特點,一旦國際金融市場出現異常,就會導致資金週轉不靈,進而引發債務危機;

(2)具有極大流動性,數以千億計的國際遊資時而搶購黃金,時而搶購硬通貨,或大量吞吐有價證券,對匯率動盪和股市風暴起到推波助瀾作用;

(3)國際間資金流動的加速,使各國金融管理當局制訂和實施貨幣政策的難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