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

[拼音]:Handai diling

西漢和東漢的皇帝陵墓。分別分佈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和河南省洛陽市附近。其年代約自公元前 2世紀至公元2世紀。1970年以後,曾對西漢帝陵的方位和陵園形制作過調查驗證,還發掘過西漢帝陵附近的陪葬墓。漢代帝陵的形制為中國古代皇帝的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的帝陵制度有很大的影響。

西漢帝陵

分佈

西漢11個皇帝的陵園,文帝的霸陵在今西安市東郊鳳凰嘴,宣帝的杜陵在今西安市三兆鎮之南,其他9陵都在今西安市北面渭河北岸的咸陽原上。渭北9陵可以分為3個區域:第1區以高祖長陵為中心,西為惠帝安陵,東為景帝陽陵;第2區是武帝的茂陵和昭帝的平陵,茂陵居9陵之最西,平陵在其東;第3區在渭北9陵的中部,以元帝渭陵為中心,西為成帝延陵,東為喜帝義陵,西北為平帝康陵。

形制

從形式上可分兩類:一類是霸陵以山為陵的形式,墓葬開鑿于山崖中,不另起墳丘,應屬崖墓。其他10陵則屬另一類,都築有高大的覆鬥形夯土墳丘,一般底部約150~170米見方,高約20~30餘米,以茂陵墳丘最大。

漢代帝后合葬同塋而不同陵,後陵皆在帝陵之東,墳丘亦較帝陵為小。惟呂后墳丘大小几乎與高祖長陵墳丘相等。從陽陵開始,在帝后墳丘的四周築平面方形的夯土垣牆,每面垣牆的中央各闢一門,門外立雙闕。這種圍墳丘一週的方形陵園,是西漢帝后陵園的通制。陵園之旁建寢殿和廟。寢殿距陵園稍近,殿內陳設皇帝生前起居用具和衣冠,按時供奉。近年在有些陵園之旁發現大面積的建築遺址,可能就是寢殿遺蹟。各陵有廟,內藏皇帝的木主,大都距陵園較遠,與寢殿不在一處,並各有名號,如高祖長陵的廟稱“原廟”,武帝茂陵的廟稱“龍淵”,宣帝杜陵的廟稱“樂遊”。

陪葬墓

西漢諸陵的陪葬墓都在帝陵之東,是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歷年入葬,形成了很大的陪葬墓地。長陵陪葬墓在陵園東門外道北,規模最大。現今地面上仍有60餘個墳丘,縱橫整齊排列。1970年發掘了在楊家灣的2座(見楊家灣漢墓),有人認為可能是周勃、周亞夫父子的墓葬。茂陵陪葬墓中有著名的衛青、霍去病墓。其他如安陵、陽陵、平陵、杜陵、渭陵的陪葬墓,也都很有次序的排列在帝陵之東。

陵邑

從長陵開始置陵邑。漢朝建都長安以後,便將齊、楚諸國的大姓和有功之臣都遷到長陵邑來。自此而後,往往把高官豪富之家遷到各陵邑中去,將有實力的豪族控制在長安,以便鞏固漢朝的統治。因此,在各陵置邑移民是西漢初期的一項很重要的鞏固政權的措施。長陵邑在長陵之北,長陵陵園的北牆就是長陵邑的南牆,長1245米,西牆長2200米,北牆殘長200米,沒有發現東牆。儲存最好的南牆和西牆,寬約7~8米,夯築堅固,有幾段尚存 6米多高。安陵、 霸陵、陽陵、 茂陵、平陵、杜陵皆曾置陵邑。安陵邑在安陵之北,牆垣尚存。漢元帝永光四年(前40),下詔罷置陵邑,因為強迫移民而使百姓破產,引起了社會上的動盪不安,對鞏固政權已不起作用。所以,從渭陵開始,廢置陵邑,終東漢之世,未再恢復。

東漢帝陵

分佈

東漢12座帝陵,除漢獻帝禪陵在山陽(今河南焦作)外,其餘11陵都在洛陽附近。傳光武帝的原陵在洛陽東北的孟津,北臨黃河,南接邙山,陵西光武廟中有北宋開寶六年(973)修廟碑,說明自唐以來即認定此處為原陵,現存墳丘已經後代培修。另外10個陵,據《帝王世紀》所載,明帝顯節陵在東漢洛陽城東南三十七裡;章帝敬陵在東漢洛陽城東南三十九里;和帝慎陵在東漢洛陽城東南四十一里;殤帝康陵附葬慎陵,在東漢洛陽城東南四十八里;安帝恭陵、順帝憲陵及附葬憲陵的衝帝懷陵,均在東漢洛陽城西北十五里;質帝靜陵在東漢洛陽城東三十二里;桓帝宣陵在東漢洛陽城東南三十里;靈帝文陵在東漢洛陽城西北二十里。但是,這些陵的具體位置,目前均不能確定。

形制

從明帝顯節陵開始,不置陵邑,不建廟;陵園四周不築垣牆,改用“行馬”(一種臨時性的竹木做的屏籬);寢殿和管理陵園的官府吏舍都建在陵園的東側;東漢帝陵和西漢帝陵一樣,也有很多陪葬墓。陵園內墳丘前建石殿,這種佈局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實為唐宋以後的享殿(獻殿)和祾恩殿之濫觴。

參考書目

劉慶柱、李毓芳:西漢諸陵調查與研究,《文物資料叢刊》第6輯,1982。

徐蘋芳:中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代的陵園和塋域,《考古》1981年6期。

參考文章

漢代帝陵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