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體育
[拼音]:Zhongguo guji banben jianbie
[英文]:identification of editions of Chinese ancient books
辨識、鑑定中國古籍以確定其刻印或抄寫的年代、版本源流以及其價值的工作。它是古籍整理中的一項重要的學術研究工作。中國古籍歷代流傳,數量極大,門類繁多,同一種書經多次翻刻、傳抄,版本繁雜,舛訛叢生,給後世利用和學術研究造成重重困難,因而古籍版本鑑別就成為不可或缺的基礎研究工作。從事古籍版本鑑別需要具備廣博的文史知識和版本學、目錄學知識以及長期的實踐經驗。
刻本書的鑑定依據
字型刀法
是決定版刻時代的主要依據。漢字是方塊字,不同時代寫字用的筆和寫法有所演變,刻工的操作方法與技術水平也隨時代有所發展,在字型結構等方面形成時代特點與差異。除時代特徵外,刻版印刷發展的地區還形成獨有的地方風格。從事鑑定工作,必須熟悉各時期、不同地方的刀法特色,掌握常人不易覺察的字型同異要領,從而得出判定。
牌記
為刻書標識。一般在牲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323577.html' target='_blank' >櫚木砦玻燦性諦蚧蚰柯賈蟮模淖鍾邢曖新裕饕昝骺貪婺暝錄俺靄嬲摺K臥院蠖喑魷鍾詵豢癱盡T⒚鰲⑶迦乃郊搖⒐俑⑹櫸豢癱臼褂媒隙啵緯擅饗鑰勺什榭嫉囊讕蕁5行┯翱獺⒎癱疽舶言榕萍悄】滔呂矗砸握掌淥卣骷右員嫖觥Ⅻ/p>
序跋
古籍大都有序跋。其內容多為闡揚本書著述的優長,記述刻、抄的經過和年代等等。鑑定者可從序跋正文及署款判定該書版本年代及真偽、訛託,從而成為鑑定古籍的依據之一,但須留意一書多刻時照刻底本的序跋以及抽撤刻書時的序跋的情況。
刻工
宋、金、元、明、清的刻本,常在書中鐫有刻版者的姓名。有的一部書的刻工多達數十人。刻工歷來受版本學家重視,從刻工姓名可瞭解版刻時代與地區,是最直接的依據。但明、清一些影宋刻本,也把原刻本刻工摹刻下來,容易造成誤認;同一刻工刻的書也有年代的不同。因此還須結合其他旁證以作出準確判斷。
避諱
封建社會用字最講避諱,有避帝王諱,有避家諱或尊者諱。元代不講究避諱,宋代及清代康熙、雍正以後避諱較嚴格。後世版本學家常以避諱字作為判定古籍大致時代的依據。但應注意翻刻、影刻本保留原書避諱字的情形。
行款版式
由於刻書時代不同,書的行款版式變異較為鮮明,雖有交錯、例外,但有基本規律可循,例如宋版書的書口(版心)多為“白口”,而元版及明前期版本多用“黑口”。對行款版式的鑑定歷來被視為重要依據之一(見雕版印刷文獻、中國古籍形制)。
紙張
關於印本和寫本書的用紙,前人沒有系統的調查研究資料可供參考,很多紙不知其名稱,而文獻中提到的紙又難以與實物相聯絡,鑑定時所能根據的僅是紙質的精細厚薄,顏色的黃、白或灰以及簾紋寬狹而已。宋代有的浙刻本用白麻紙,紙質較勻淨,有韌性;四川刻本也用白麻紙,有些紙質較粗,甚至有透空小孔。南宋初期福建印書所用竹紙,質地細潤,紙色較白,但以後多用黃色竹紙,因而從宋、元到明代,黃紙成為福建印本的特徵。明代以棉紙為貴,棉紙有厚薄之不同,紙質細潤,白棉紙印書成為明代特色。明末出現了開化紙,紙質細白勻淨,清代以開化紙印書最名貴,連史紙、竹紙應用亦多。宋以後,還有用公文紙(公牘紙)和其他冊子、信札等舊紙的背面印書的,這些公文紙如載有年月也可藉以推斷印本的大致時代。總之,書籍的用紙是識別版本的一項依據,但要多作比較,因為有的書刻印於宋代,後世仍可用其書版再印,而區別初印本和後印本,只能從紙張來判別了。
抄本和稿本的鑑定
印刷術發明以前,古籍都靠抄寫流傳。印刷術發明以後,甚至在雕版印刷普及以後,抄寫本仍在中國傳世古籍中佔很大比重。歷代流傳的抄本,數量可觀,質量也參差不齊。抄本之外,藏書家的手寫本及學者的稿本更是古籍中的珍品。因此對抄本和稿本的鑑定十分重要。其鑑定方法,首先要從書寫字型的一般時代特徵入手,與鑑定刻本之刀法道理相同。有不少抄本標識較為明顯,很多藏書家傳抄的書都用印有專用格式的紙供抄寫。如明代祁承家抄本在版心下鐫有 “澹生堂抄本”字樣;毛晉家抄書有一種黑格紙,版心下鐫有“毛氏正本汲古閣藏”字樣;清初曹溶家抄本所用紙的版心鐫字為“李曹氏倦圃藏書”,等等。這些標識是鑑定的重要依據。此外,個人書法的風格、書中的避諱字、作者的時代等等,都是抄本和稿本鑑定的依據。
有助於鑑定的其他旁證
印章
古籍上蓋有某人的藏書章,說明該書曾為某人所藏。流傳久遠的,藏印隨之增多,可從中看出文獻收藏的源流。著名藏書家大多有書目傳世,由藏書章對照其藏書目錄有助於考核一書的版本。但藏印有真偽之別,有條件時,可將真偽藏印比較對照,細察印章篆法和印泥色澤,加以辨別。
批校題跋
古籍常經前人批校題跋。題跋中常包含目錄學、版本學資料,對古籍鑑定有一定幫助。對待批校題跋應加分析,要以其本身質量、出自何人手筆,以及內容、字型來確定其可信程度,辨別其真偽。
文獻資料
各種文獻資料中有很多關於版刻的記載。一些書目、筆記中常有記述文獻著述、流傳情況。一些地方誌中的藝文志收有當地的刻書目錄。有些著述,如王國維《觀堂集林》卷二十一,有《元刊本資治通鑑音注跋》一文,就曾辨明元刊本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一書中雖有王磬序,但並非元興文署刻本。這些都是有益的旁證。
古籍版本的真偽
前人有關於偽書之說,是指某一種書假託為古人著作,不屬版本鑑別的範圍(見中國古籍辨偽)。當古籍作為商品買賣後,一些人為了牟利,通過種種手段,或把原書時代提早,或以殘本充作全本,以提高書的價值。明代就已出現冒稱宋版的情況。在鑑別古籍版本時,應時時注意作偽現象。作偽常見的手法有兩種:一是利用明清以來的影宋刻本或質量較好的刻本,去掉原書的序跋牌記,以充宋刻。如明嘉靖四年王延喆刻本《史記》,是照宋本翻刻的。書中多處有王氏刻書牌記,多鐫於某一卷之末。去掉牌記不易察覺,常被充作宋刻。再如清康熙刻本《通志堂經解》中《經典釋文》及某些宋人解經之作,也被人冒充宋本,高價出售。二是在原書上加工作偽,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手法:
(1)剜改原書版面,補刻另一書名。
(2)剜改原書牌記,充作早期刻本。
(3)剜改原書的目錄和卷次,或去掉目錄,以殘本充全本。
(4)假作牌記。
(5)染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