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漢壁畫墓

[拼音]:dianzi duikang zhencha

[英文]:electronic warfare reconnaissance

蒐集、分析敵方電子裝置的電磁輻射訊號,以獲取其技術引數、位置以及型別、用途等情報的偵察。是電子對抗的組成部分,組織實施電子對抗的前提條件。

電子對抗偵察獲取的情報主要是:敵方電子裝置的技術引數,如無線電通訊裝置的工作頻率、調製方式、訊號特徵;雷達的頻率、脈衝寬度、脈衝重複頻率、天線掃描方式、波束形狀等。通過對技術引數的分析,可以確定電子裝置的用途、型別。運用交會法或其他方法測定電子裝置的位置。綜合分析電子裝置的型別、用途、位置、數量、工作規律和變動情況,還可獲得敵軍的編成、部署,武器系統的配備,以及行動企圖等軍事情報。

分類和任務

通常分為預先偵察和直接偵察:

(1)預先偵察,是對敵方電子裝置進行長期或定期偵察,經過綜合分析,獲得敵電子裝置的全面情報,判斷其技術水平和發展動向,從而為制定電子對抗計劃,研究電子對抗戰術技術對策,發展電子對抗裝備提供依據,併為直接偵察提供預先情報。

(2)直接偵察,是在戰役、戰鬥前夕及戰役、戰鬥過程中,對戰場電磁環境進行實時分析、識別,主要用來判斷敵方目標威脅程度,及時向其運載兵器(飛機、艦船、坦克等)告警,以便採取機動、規避等措施;引導干擾機在頻率和方向上對準目標,選擇干擾樣式,檢驗干擾效果;為電子防禦提供干擾源輻射特性等情報;為摧毀輻射源指示目標位置等。電子對抗偵察,特別是預先偵察,通常應與其他軍事偵察結合進行。

工具與實施

根據不同的偵察任務使用不同的偵察工具實施。預先偵察多由電子偵察衛星、電子偵察飛機、電子偵察船、地面電子偵察站和投擲式電子偵察裝置實施。電子偵察衛星速度快,效率高,不受國界限制,能在短時間內對敵全境的電子裝置進行普查。電子偵察飛機機動性好,搜尋範圍廣,但受飛行時間的限制,多用於對敵區域性地區進行詳查。電子偵察船續航時間長,活動範圍大,在航行中或錨泊時,可對敵方沿海地區、作戰海域、島嶼、艦船上的電子裝置進行偵察。地面電子偵察站平時多部署在邊境地區,戰時部署在主要作戰方向上,由於受地形條件限制,偵察範圍較小,但可長期監視某一地區。投擲式電子偵察裝置可用飛機、氣球投放到敵方重要目標附近,所獲情報可通過衛星、飛機中轉發回。直接偵察則多由裝載在作戰飛機、艦艇、坦克等兵器上的偵察裝置,以及與電子干擾裝置組成電子對抗系統的偵察裝置實施。

特點

電子對抗偵察的特點是:偵察距離遠,範圍廣,獲取資訊多;情報及時、準確;組織實施隱蔽、保密;無論平時戰時都可不間斷進行等。但當敵方電子裝置不工作或實施靜默時,就無法獲取情報。隨著電磁訊號環境日益複雜和電子防禦措施的發展,對訊號的分選、識別也更加困難。

發展趨勢

電子對抗偵察的發展趨勢是:研製寬頻帶、高靈敏度、高截獲概率、能適應複雜訊號環境的偵察裝置;提高對輻射源定位的精度,以滿足火力摧毀的要求;進一步研究電子對抗偵察戰術和提高電子對抗偵察部隊、分隊的快速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