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商

[拼音]:Gu’aiji dang’an guanli

[英文]:archival management in ancient Egypt

古埃及檔案工作的歷史很長,從公元前3500年埃及城邦時代起到公元前 332年埃及降馬其頓—希臘止,約3000多年。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象形文字逐漸形成,它們通常被刻在廟牆、陵墓、石棺、調色盤、雕像等石質材料上,有時也寫在泥板、木料、獸皮和紙草上。紙草是古埃及的主要書寫材料,大約從公元前3000年初開始使用,到公元前1000年中葉以後,廣泛流傳於埃及及其他地中海沿岸國家(見紙草檔案)。在公元前3000年前後,上埃及與下埃及統一在專制君主統治下,隨之建立了官職制度和行文制度。併產生了保藏檔案的處所。保留至今的神廟牆壁上和陵墓內的許多文字記錄,就是來自當時機關官員的記述和機關儲存的案卷。近代考古發掘發現了許多珍貴檔案文獻及古代檔案庫遺蹟。它們不僅是古埃及檔案管理成就的證明,而且為研究埃及古代歷史提供了第一手史料。

梅騰自傳是在墓室裡發現的象形文字銘文,屬於埃及國家成立後最初幾世紀的檔案文獻,是最早的一種傳記。梅騰生於第三王朝末至第四王朝初,即公元前27世紀。銘文中敘述了他的公職生涯,並列舉了他生前積累的財富。梅騰自傳是研究當時國家機關組織及經濟和社會結構的稀有史料。

巴勒莫石刻是埃及最古老的紀年石刻。今只存 6塊殘片,因其中一塊黑玄武石藏於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巴勒莫國家考古博物館,故名。碑上刻有用象形文字記載的前5個王朝法老的名字,以及他們統治時期的大事記,是研究古代埃及早期歷史的重要史料。

萊頓紙草(亦稱伊浦味陳辭或伊浦味箴言)因藏於荷蘭萊頓博物館而得名。發現於孟斐斯附近的薩卡拉墓地。本文首尾已損毀,中間亦多闕文。作者伊浦味描述了中王國末期(約公元前18世紀中葉)一次貧民和奴隸大起義的情景,還提到起義者開啟檔案庫,取走公文書的情節。

都靈紙草是19王朝王室的檔案,因保存於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而得名。它由16片紙草貼上而成,載有前18個王朝法老的名單及在位年月日,在確定埃及的編年次序方面有重大意義。可惜儲存很不完整,文中有許多空白和損毀之處。

哈里斯大紙草是古代埃及流傳下來的最長的紙草檔案。1855年發現於墨吉涅特·哈布(底比斯近郊)附近的墓室中,後為英國人J.R.哈里斯所得,故名,現藏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它由79張紙草粘成一個長卷,約長40米。文中為新埃及語,用僧體文字寫成,有描繪法老祈禱的帶色插圖。它是拉美西斯四世時期寫成,以拉美西斯三世(公元前1204~前1173)的名義發表的文告。文告中極詳盡地列舉了拉美西斯三世給予各神廟的一切贈品,以及埃及最大神廟的全部財產。它是研究古埃及新王國末期經濟史的寶貴史料。

古代埃及收藏檔案的機構主要有法老檔案館、宰相檔案館和神廟檔案館。法老檔案館設在法老的宮殿裡,收藏國家最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檔案,其中有別國國王致法老的信件正本及其他重要檔案,還有法老的起居注。1885年在開羅以南尼羅河畔的泰勒阿馬爾奈發現一處法老檔案館遺蹟, 為第18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埃赫那吞)在位(公元前1379~前1362)時所建,檔案庫房佔用了兩間多地下室。由於發現較遲,許多館藏已被盜走,僅獲得360塊楔形文字泥板文書,其中多為外交文書,包括巴比倫王、米坦尼王、赫梯王、亞述王等的楔形文字泥板信件。現存於柏林、倫敦、牛津、開羅等地的博物館裡。

宰相檔案館設在宰相的宮殿裡,收藏國家內部管理方面的檔案。從一個官吏的墓穴中發現的檔案得知,在新王國時期,已經有了編成法典的法律,法典的本文寫在40張皮捲上。宰相、最高裁判官在處理政務或審理案件時,就把法律皮卷在面前展開。法律皮卷是宰相檔案館的重要收藏,此外還有土地納稅人名單、土地賞賜記錄、收支帳簿、地方長官的報告、遺囑副本、居民申請書和申訴書等。

神廟檔案館起源古老,為數眾多,均由祭司掌管。其特點是不僅儲存檔案,而且儲存圖書,可稱之為檔案圖書館。館藏包括關於管理神廟佔有土地及其他財產的經濟檔案,祭司組織的行政檔案,關於各種崇拜、文學作品、科學作品的本文,及編年記等。其中政治性檔案往往由法老親自掌管,編年記可以公開利用。在埃及發現的遺蹟有卡呼恩神廟檔案館,它保留下來的材料不多,有公務文書、信件、遺囑,祭司和人員登記表、向神廟繳納貢賦的報表、日記、統計表、收據等。

公元前 4世紀初葉埃及進入馬其頓-希臘統治時期。經過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古埃及的檔案除石刻、泥板之外,留下來的為數甚少,檔案館更是蕩然無存。主要原因是紙草不夠耐久及戰爭破壞,而且由於歷史原因,檔案文物往往為外國發掘者所得,成為外國收藏機構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