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朗士,A.
[拼音]:zhuangbiao
[英文]:mount
以各種綾錦紙絹對古今紙絹質地的書畫作品進行裝裱美化或保護修復。在宣紙和絹素上所作的書畫,因其墨色的膠質作用,畫面多皺摺不平,易破碎,不便觀賞、流傳和收藏。只有經過託裱畫心,使之平貼,再依其色彩的濃淡、構圖的繁簡和畫幅的狹闊、長短等情況,配以相應的綾絹,裝裱成各種形式的畫幅,使筆墨、色彩更加豐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藝術性。
沿革
書畫裝裱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帛畫、繒書,至西漢即有裝裱的繪畫出現。如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上端,裝有扁形木條,繫有絲繩,木條兩端還繫有飄帶。南北朝時書畫裝裱多赤軸青紙,著名裱工有范曄、徐愛、巢尚之等人。書法家虞龢還著有裝裱著作。至唐代始用織錦裝書畫,格調堂皇,高手輩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設“論裝背裱軸”一章專門論述有關裝裱事項。
宋代因書畫繁榮,裝裱亦獲空前發展,多用綾絹作裱料,裝裱樣式豐富多采。北宋宣和年間,裝裱多是畫心上下鑲隔界,不鑲綾邊,周以古綢絹邊欄之,稱宣和裱。此時畫家米芾兼善裝裱,著《論鑑賞裝裱古畫》一文,頗有建樹。元代宮廷設定專門機構,管理裝裱書畫。明清以來,隨文人畫大興,以素絹或淺色絹作裱料的裝裱逐漸增多。出現了地區性的裝裱中心,所裱書畫因綾絹色彩及操作技法及裱幅形式的不同而具有地方特色,如京(北京)裱、蘇(江蘇)裱等。明代周嘉胄撰《裝潢志》一書,論述精微,人多重之。
另外,中國的書畫裝裱技術還傳至日本、朝鮮,形成各自的獨特風格。
工具和材料
裝裱書畫需要有完備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主要包括:
(1)工作室,要求寬暢明亮通風。
(2)案臺,以堅實的木材做成,用硃紅油漆罩面,使之光滑平整。
(3)大牆或壁,分木板牆和紙牆兩種,前者適用於氣候潮溼之處,後者多用於乾燥之處。要求平整、光潔。
(4)裁刀,用於裁切紙、絹、綾、錦的材料和挖配、裁畫心及修補破洞。其刀刃鋒利平直,呈馬蹄形,又名馬蹄刀。
(5)裁板,用於裁切之墊,多以質細紋直的椴木、銀杏木或柳木為之。
(6)裁尺,用於裁切畫心材料時作界尺之用,多用楠木、杉木製成。
(7)棕刷,用樹棕編扎製成,有南、北方之分,前者小且薄,後者大而厚。
(8)排筆,由幾支乃至20餘支羊毫筆並排扎接而成,用於刷漿糊。
(9)竹啟子,用大毛竹製成,呈劍形,前部薄而光滑,尖端半圓形,後部粗厚。
(10)針錐,用於扎眼、轉邊和排毛等。砑石,用以砑磨畫背,以質細光滑的鵝卵石為之。另外還有漿油紙,水油紙等。
材料主要有:
(1)紙,多用生宣紙,一般用作託畫心,託綾絹或配覆背等。
(2)絹,是平紋織物,用蠶絲織成,有粗細之分。
(3)綾,亦用蠶絲織成,並織有各種圖案,多用於裱幅的天頭、地頭、隔水等。
(4)錦,絲織物,多為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的圖案。多用作手卷包首、冊頁封面、軸幅錦眉和邊框等。
(5)漿糊,託裱所需的粘合劑。用去掉筋麩皮的澱粉或上好麵粉打成,打漿時需放入適量明礬,以防以後蟲蛀。
(6)顏料,即中國畫顏料,用於染製紙、絹、綾及為破損的畫心補色等。
(7)膠礬水,用膠和明礬及水三者混合而成,用於加固裱件的色彩和紙絹質地。
(8)軸頭,用在掛軸式和手卷式的裝裱中。前者多用紫檀木、紅木、花梨、瓷、象牙、角、金屬等製成,呈蘑菇頭等形狀;安裝在地杆的兩端,既起到裝飾作用,又便於畫卷懸掛。後者常用象牙、瓷及金屬等材料為主,圓形裝於卷尾的上下兩端。
(9)畫杆,分天杆、地杆,以杉木為主,要求平直,其中地杆要一定重量。
(10)繩、帶、別,用於捆紮別緊裱物。另外還須備有一些化學藥品,加高錳酸鉀、草酸、過氧化氫、丙酮、乙醚等,用於清除黴跡、汙跡等。
工藝
裝裱有—套完整工藝過程,操作時須按要求進行。其過程首先是材料的託和染,包括:
(1)託綾、絹,將綾絹正面合案鋪平,用排筆蘸清水將其刷透,後用乾毛巾將水份吸乾,使綾絹緊繃案面,平直無皺,再刷漿糊,後將卷好的紙對齊綾絹,邊展託紙,邊用漿刷刷實,完後再以棕刷排實,揭去,晾在牆上。另外還可將顏料放入漿糊中調勻,刷至綾絹,上紙,晾乾,即連託帶染色,稱渾託。
(2)託鑲料紙、裱背紙,大多託3層。先將第1層紙鋪開,用稀漿水將紙刷平刷勻,加託第2層,對齊邊口,展紙,刷實。再用漿水加託第3層,步驟同上。3層託好後,再用棕刷刷一遍,晾乾。
(3)染材料,將顏料及膠用水浸泡化開,把所染紙絹綾反扣在畫案上,往上刷顏色水,要均勻,先刷託紙,後刷紙絹綾的正面。後上牆晾乾。接著託裱畫心包括:
(1)溼託法,用於不掉色的畫心。把裁方的畫心反鋪於畫案,潤潮展平,上漿水,沿畫心四邊刷上局條,後把託紙刷上,再用棕刷由上而下刷住託紙。
(2)平託法,用於易擴散或掉色的畫心。其法是託紙上刷漿水,畫心覆其上。有飛託、覆託之分。再進行鑲覆和砑裝,包括:
(1)鑲覆,將託好的畫心裁去多餘的局條,再在畫心四周鑲覆上所需要的圈檔、上下隔水、天地頭、驚燕,綾小邊或通天小邊等各種材料,然後在其背面刷漿水,粘上覆背紙即可。
(2)砑裝,砑,即對覆背後的裱件用砑石砑磨,使之光潔柔軟。裝則指在裱好的畫幅上,裝配天地杆、軸頭、在杆上鑽,穿繩,以便懸掛等,至此裝裱工作全部結束。
形式
亦稱品式。主要有:
(1)條幅,因是垂直懸掛,又稱掛軸,或軸。自上而下包括天杆、天頭、驚燕、上隔水、圈檔、畫心、下隔水、地頭、地杆、軸頭等,一般為天頭大、地頭小。
(2)長卷,也叫手卷,簡稱卷。由天頭、副隔水、前隔水、絹邊、引首、畫心、後隔水、題跋紙心、拖尾等組成。
(3)冊頁,首尾相連、摺疊而成,其形式類似畫冊,每頁一幅畫,或一畫一跋,首尾為硬麵包錦,內有邊、畫心、分心等。冊頁有多種樣式,其中左右翻折,向右開版的稱蝴蝶裝,上下翻折,向上開版的為推蓬裝等。另外裝裱幅式還有屏條、對聯、橫披等。
參考書目
故宮博物院修復廠裱畫組:《書畫的裝裱與修復》,文物出版社,北京,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