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哈拉文

【拼音]:Xu Xuan

中國五代時期文字學家。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生於後梁末帝貞明三年,卒於宋太宗淳化三年。五代時期仕於南唐李璟、李煜。南唐亡,入宋,太宗時官右散騎常侍,又遷左常侍。事蹟見《宋史》卷四百四十一。他精於文字學,善學李斯小篆。宋太宗雍熙初奉命與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校訂許慎、《說文解字》,一方面改正傳寫訛誤,駁正唐代李陽冰刊定《說文》的謬誤,另一方面略加解說,辨正別體俗字。《說文》傳本舊有注音,頗不一致,徐鉉改用孫愐《唐韻》反切,又增益許慎未收的經典用字,列於每部之末,稱為“新附字”。雍熙三年(986)由國子監雕板,流傳至今。現在通常應用的有影印宋刻本和覆宋刻本,為研究文字學和學習小篆的人必讀之書。徐鉉精於篆法。秦始皇東巡會稽,刻石銘功,原石已毀,幸有徐鉉摹寫石本傳世,可與《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相印證。

五代宋初文學家。字鼎臣。廣陵(今江蘇揚州)人。早年仕於南唐,官至吏部尚書。後隨李煜歸宋,官至散騎常侍,世稱徐騎省。淳化二年(991)被貶謫為靜難行軍司馬,不久就死在貶所。

徐鉉在南唐時,文章議論與韓熙載齊名,稱“韓徐”,又與弟徐鍇俱精通文字學,號“大小徐”。曾與句中正等共同校訂《說文解字》,增補19字入正文,又補402字附於正文後。經他們校訂增補的《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徐鉉也長於書法,喜好李斯小篆,隸書也較出色。

徐鉉的詩平易淺切,真率自然,不押險韻,不用奇字,頗近白居易詩風。其《貶官秦州出城作》、《送王四十五歸東都》、《寄高郵陳郎中》等詩,均能出自肺腑,情到語流,無生澀雕琢之病。相傳徐鉉文思敏捷,凡有撰作,常不喜預作,有想請他寫文章的人,臨事來請,他執筆立就。徐鉉曾說,“文速則意思敏壯,緩則體勢疏慢”(《郡齋讀書志》),所以他的詩流暢有餘而深警不足。但也時出雋句,如:“井泉生地脈,砧杵共秋聲”(《喜李少保卜鄰詩》),足見其思致閒遠,意味深長。

徐鉉的文章承晚唐駢儷之風,而體格孤秀。他為李煜所作墓誌銘,立言得體,《宋文鑑》曾錄此銘。

徐鉉詩文集有《騎省集》(即《徐公文集》)30卷,由其婿吳淑編集。前20卷是在南唐作官時寫的,後10卷為入宋後所作。有《四部叢刊》影印黃丕烈校舊抄本30卷,附錄1卷。另有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補遺》1卷、《校勘記》1卷。又著有《稽神錄》6卷,記神怪之事,有《學津討原》、《津逮祕書》本。

問世於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說字義、辨識聲讀的字典,也是歷代文字學家、語言學家研究中華漢字的必備工具書,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為此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到了北宋太宗雍熙年間,著名學者徐鉉等人奉旨校訂《說文解字》,在開封完成了宋初一項重要的文化建設工程,《說文解字》“大徐本”至此也成為這部文字經典最為可靠、最具權威性的正宗校本。徐鉉等人的工作在“許學”研究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里程碑意義。

徐鉉等人的整理校訂,到底為《說文解字》做了什麼?徐鉉的《重修說文序》已經作出了概述,具體而言,主要有:1.增補缺漏。許著《說文解字》對先秦和漢代的通用字遺漏不少,徐鉉等人在校訂時增補了 402個,即徐鉉《重修說文序》中所說的“經典相承傳寫及時俗要用而《說文解字》不載者”,附於每部之後,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大徐本”中的“新附字”。2.補救脫落。《說文解字》有的字在正文中看不到,即《重修說文序》中所說的“許氏注義、序例中所載而諸部不見者”,這也許是多年的流傳抄寫所致。徐鉉等對此進行了補救,有19字列入正文,其中多為常見字,如詔、志、件、借、剔、盞、趄、笑等。3.標註反切。反切是古人創制的一種注音方法,其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如“藥”,以勺切,即取“以”字聲母y和“勺”字韻母ao為“藥”注音。許慎時反切尚未通行,所以他採用漢代較為通行的“讀若”注音等法,如“鼾”,讀若“汗”。北宋距《說文解字》的問世已經過去了800多年,“讀若”法的侷限越來越明顯,何況一些字音又有了變化。徐鉉在借鑑前人和徐鍇成果的基礎上,依據唐代音韻學家孫公式的《唐韻》,為《說文解字》中的每個字標註反切,使得《說文解字》的讀音有統一標準。今天,開啟不同版本的《說文解字》,除了漢語拼音注音外,常標有反切注音。4.增加註釋。《說文解字》中有些字的形、義,許慎未加解釋或解釋有誤,還有《重修說文序》中所說的“詞簡義奧,不可週知”以及後人訛變的別字。對此徐鉉另加按語,進行解釋、補正或疏通,其中也引用了徐鍇的見解。這些內容,徐鉉題以“徐鍇曰”“臣鉉等曰”字樣,以與許注相區別。

此外,徐鉉等還對《說文解字》卷目作了調整,將原書14篇正文作為上卷,敘目1篇及其他內容作為下卷,540個部首移至卷首,這樣就突出了該書的字典功能,方便了人們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