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木嚴翼
[拼音]:Qinkeshi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巡行各地時,臣下歌頌其功德,鐫刻於山石之上的文字。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嶧山、泰山、琅琊臺、之罘、東觀、碣石和會稽刻石七處(見彩圖)。其字型皆為小篆,傳為出自李斯之手。原石大都湮沒不存,琅琊臺刻石現存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文辭已殘,僅存二世詔書一段;泰山刻石僅存數字;會稽刻石至少在南朝時尚存,《南史》中有記載。這7篇刻石文,有6篇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嶧山刻石文《史記》不載,但有五代時南唐徐鉉的摹本傳世,《古文苑》亦載其文。其餘刻石文大多亦有摹拓本傳世,其中如會稽刻石摹本,文字尚有幾處與《史記》所載不同。
秦刻石的內容主要是頌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以及統一後推行的各項改革措施的效果,雖多溢美之詞,但可以從中看到秦王朝統一中國以後發生的巨大的社會變化及歷史作用。如《琅琊臺刻石文》,為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秦始皇第二次出巡,東到琅琊臺(今山東膠南縣)時所作。通篇對秦王朝統一中國後所推行的各項政策作了全面的頌揚,其中如“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上農除末,黔首是富”;“器械一量,同書文字”的敘述,可以與史籍相印證,反映了統一封建帝國的新氣象。
秦刻石是《詩經》“雅”、“頌”歌功頌德傳統的延續,但在形式上較之頌詩更加註意形制的整齊,基本是四言韻文;語言上又缺乏“雅”詩的清麗雋永,而是刻板典重,重疊堆砌。除琅琊臺刻石為雙句押韻外,其餘均為三句一韻,這是秦刻石的一個特點。這一特點,對後世文學作品有一定影響。象唐代岑參的《走馬川行》、元結的《大唐中興頌》等都為三句一韻。
秦刻石是最古的碑文,對後世的碑誌文也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