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敬文(1903~ )
[拼音]:daxue
中國新式大學始於1898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在清朝統治時期,發展極為緩慢,直到1911年,全國只有大學五所,各省辦的高等學堂二十四所,專門學堂八十三所,學生兩萬人左右。(見彩圖)
中華民國成立後,大學教育有所發展。1912年10月,教育部公佈《大學令》,規定大學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之需要為宗旨。大學分為文、理、法、商、醫、農、工七科,各科再分為若干門(相當現在大學中的系)。凡稱大學者必須文理兩科開設,或文科兼法商兩科、理科兼醫農工三科之一。專門學校分十種。大學有國立、公立、私立。這一時期的大學教育,雖然還有封建影響,但在教學內容、教育方法上有不少改進,資產階級教育的形式基本保持下來。
隨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展,大學教育的改革也為更多人關心。1917年,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他實行“思想自由、相容幷包”原則,使北大面貌煥然一新,在國內教育界引起很大反響。由於民主革命的影響,大學日漸成為新思潮、新觀念的發源地,並由此推向社會。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共領導下的進步學生運動更成為人民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
1922年,壬戌學制實行後,可以設立單科大學,一時專門學校紛紛改稱大學,私立大學激增。到1927年,全國共有大學五十二所,加上專門學校,學生有三萬五千人左右。
近代外國教會在華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辦學校。到20世紀,外國教會辦學重點轉向高等教育。教會大學中著名的有北京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南京金陵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蘇州東吳大學,廣州嶺南大學等。教會大學有獨立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教學系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學校體系。許多教會大學裝置較好,教學質量也較高,不少學科聞名國內外。20年代後,隨著收回教育權運動的開展,教會大學也開始陸續向中國政府立案。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曾經實行大學區制度。同年10月成立大學院,由蔡元培任院長,將各省分為若干大學區,每個大學區設大學一所,由校長綜理區內一切教育行政事項。大學區制先在江蘇、浙江、北平試行,但遭到普遍反對。1928年10月恢復教育部,1929年,三處大學區先後停止試行。
國民黨名義上以三民主義為教育宗旨,但其實質是為獨裁政治服務。大學裡加強了黨化教育和封建道德的培養。為加強對大學的控制和對學生的思想灌輸,大學規定設訓育主任和黨義課。1929年國民政府公佈了大學組織法及規程,大學以研究高深學術、養成專門人才為目標,分國立、省立、市立、私立四種,包括文、理、法、商、農、醫、工、教育八個學院,有三個學院以上者始得稱大學(其中必須包括理農醫工學院之一),否則只能稱學院。1931年4月又公佈了《學位授予法》,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1935年7月施行。1937年,全國共有大學及學院七十八所,教員六千六百一十五人,大學生及研究生三萬七千三百三十人。當時的著名大學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高等教育事業受到重大損失,校舍、圖書毀損甚多。不少高等院校遷往後方。國民政府戰時教育方針是維持高校的正常教育活動,因此使後方教育事業繼續有所發展。除原有高校外,比較著名的是由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合組的西南聯大,由北平大學、北平師大、北洋工學院三校合組的西北聯大(1939年7月改名西北大學)。1938年,全國大學開始統一招生。1940年,教育部開始聘任大學教師,至1948年10月,共聘任助教以上教師八千九百六十四人,其中教授兩千七百人。抗戰勝利後,後方各校陸續復員。1947年是民國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高峰,全國有大學五十五所,學院七十五所,加上專科學校,共二百零七所,教師一萬七千人,學生十五萬五千餘人,研究生四百二十四人。1928~1947年,共畢業大學生十八萬五千人,平均每年九千二百七十二人。
民國時期,中國高等教育事業雖有一定發展,但速度緩慢,其原因在於政治腐敗,經濟落後。這時的大學一般說來代表了中國的文化科學發展水平,成為新思潮的集聚地、進步學生運動的發源地,聞名中外的五四運動就是由北大學生髮起的。1946年以後,中共領導的學生運動成為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許多大學生成長為民主革命的骨幹、科學研究的中堅。大學對推動中國人民民主革命運動和經濟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參考書目
熊明安:《中國高等教育史》,重慶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