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克,P.-H.
[拼音]:zi mei yi jia
呂劇作品。根據《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編寫。山東省重點劇目研究會集體討論,王慎齋、段成佑執筆,呂劇整理李公綽。1961年,山東省呂劇團演出。劇本有單行本(1962),收入《地方戲曲選編》(一)(1980)與《新編聊齋戲曲集》(1981)。故事描述姐姐張素花自幼與毛紀訂婚,因嫌毛家貧窮,執意悔婚。妹妹張素梅再三勸說無效,又深感毛紀真誠,願代姐姐出嫁。完婚時,始知毛紀已中狀元。張素花得知狀元夫人落空,羞愧難當,後悔不已。劇本刪去原著中的宿命論成分,並將毛紀先娶素梅後中狀元,改為毛紀中狀元后喬裝迎親。全劇在戲劇衝突急劇轉折中,刻畫張素花與張素梅兩個人物的思想性格。張素花為悔婚而費盡心機,她所極力拋棄的卻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劇作通過這種具有嘲諷意義的情節,暴露了張素花重金錢、地位而不重才能、德行的市儈思想和作風。劇作在強烈的對比中,歌傾了張素梅的不以富貴取人的高尚情操,體現了人民的是非和道德標準。
1963年,呂劇《姊妹易嫁》攝製成彩色戲曲藝術片。1979年,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週年獻禮演出,獲創作一等獎、演出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