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芝(?~約192)

[拼音]:Bolesade

[英文]:Jayashankar Prasad (1889~1937)

印度印地語詩人、劇作家、小說家。生於印度北方邦貝拿勒斯的富商家庭。青年時代曾協助其兄經商。1909年開始發表詩歌,他的作品有 8部詩集和長詩,12部劇本,3部長篇小說(包括一部未完稿),5部短篇小說集。

伯勒薩德一般被認為是“陰影主義”(即浪漫主義)三大詩人之一,《眼淚》(1925)是他的第一部成名的詩集,被認為是這支流派早期詩歌的代表作之一,約收入190 首抒情四行詩,用種種比喻和象徵的手法描寫過去的愛情,反映了一種失望和傷感的情緒。這種感情脫離社會生活,脫離時代環境。《水波》(1930)收詩30多首,大部分是抒情詩,同樣反映了詩人的苦悶和失望,但有一部分詩也表現了人生的歡樂、健康的期待和豐富的幻想,表明詩人的感情發生了積極的變化。

《迦馬耶尼》(1935)是著名的長詩,它的故事取自神話傳說,是一部深含哲理的隱喻詩。全詩 5,000多行,分為15章,敘述人類的始祖由於貪圖享受而走向末日,世界被洪水所淹沒,只有極少數的人得以倖存,摩奴就是其中之一。當世界成為一片汪洋時,他站在高山頂尖,望著滔滔大水,內心產生了“憂慮”,後來太陽升起,大地逐漸顯露它的面貌,自然微笑了,這使他產生了“希望”。有一天他遇到一個非常美麗的姑娘“夏塔”,對她產生了“情慾”和“性念”,兩人在一起生活,夏塔感到“羞澀”。以後兩人結合,摩奴卻沉湎於祭祀的“事業”之中,不久就拋棄了夏塔,使她產生了“嫉妒”之心。摩奴後來遇到另一個姑娘“伊拉”,他和她共同創造了新的國家,自任國王。夏塔在“幻夢”中發現摩奴遭到人民的反抗,雙方進行“鬥爭”。從此,摩奴感到“痛苦”、失望,想尋求一個寧靜的場所,但沒有夏塔他一事無成。後來夏塔來和他“會晤”,並告訴他生活中得到和平和寧靜的“祕密”,於是兩人前往喜馬拉雅山的仙境,得到了真正的“歡樂”。

詩人利用神話是想曲折地反映現代的社會生活。印度古代的哲學思想中存在著理性和感性(亦即理智和良知)相矛盾的理論。長詩也表達了這種哲學思想。夏塔和伊拉分別代表人類的良知和理智。當良知在人的內心占主導地位時,就能獲得人生的真諦;而理智佔了上風,則適得其反。評論家認為詩中的摩奴代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個人主義者,伊拉代表資本主義社會中階級分野和建立在剝削基礎上的理性,而夏塔則代表人類的良知、良心和感情。詩人通過三個人物分析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不可調和的矛盾,表現了社會上的階級對立和階級鬥爭。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批判了資本主義的強權、虛偽、非正義與階級鴻溝。但詩人沒有看到社會矛盾發展的前途,他想尋找一條使人們得到幸福和安寧的道路,沒有遂願,結果只好採取逃避現實的方法。

伯勒薩德的劇本大多是歷史劇,企圖以古代印度民族的光輝業績激發人們復興民族的精神。《健日王塞健陀笈多》(1928)寫笈多王朝末代皇帝統治時期王朝內部的矛盾以及抵禦外族入侵的故事,以影射印度當時受英國殖民統治的現實。《旃陀羅笈多王》(1931)寫公元前3 世紀孔雀王朝的旃陀羅笈多率兵成功地打敗希臘軍隊的入侵。這是印度歷史上反抗侵略的光榮的一頁,作者寫這個劇本也是為了說明現實。

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骨骼》(1929)寫幾個婦女不幸的遭遇,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另一部長篇小說《蒂德里》(1934)透露了不僅在印度,而且在英國也存在貧富懸殊的現象,剖析了地主、資本家和宗教頭目的真實面目。他的短篇小說中浪漫主義色彩較濃,而且大多描寫愛情,故事情節比較簡單,寫景較多,有的短篇小說更象散文詩。小說引人入勝的不是曲折的情節和人物性格的刻畫,而是對環境的富有詩意的渲染。也有一部分小說揭露種姓制度的殘酷,或描寫下層人民辛酸的生活,或反映不合理的社會,抨擊權勢者的專橫跋扈。

參考書目

南·瓦傑伯依:《論傑·伯勒薩德》,阿拉哈巴德,1950。

默·修格爾:《伯勒薩德的生平與文學》,阿拉哈巴德,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