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約文言文閱讀答案

張守約文言文閱讀答案

  張守約,字希參,濮州人。那麼,張守約文言文閱讀答案是什麼?下面我們來看看張守約文言文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借鑑。

  張守約,字希參,濮州人。以蔭主原州截原寨。為廣南走馬承受公事,二年四詣闕,陳南方利害,皆見納用,歐陽修薦其有智略、知邊事,擢知融州。峒將吳儂恃險為邊患,捕誅之。修復薦守約可任將帥,為定州路駐泊都監,徙秦鳳。居職六年,括生羌隱土千頃以募射手,築硤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萬騎來寇,守約適巡邊,與之遇。簡兵五百逆戰,眾寡不侔,勢小卻。夏人張兩翼來,守約挺身立陣前,自節金鼓,發強弩殪其酋,敵遂退。河州羌率眾三萬屯於敦波,欲復舊地,守約度洮水擊破之,取窖粟食軍。羌老弱畜產走南山,左右欲邀之,雲可獲萬萬。守約曰:“彼非敢迎戰,逃死耳,輒出者斬!”鬼章圍岷州,守約提敢死士鳴鼓張幟高山上,賊驚顧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領千七百人。遷西上閣門使、知鎮戎軍,徙環州。慕家族頡佷難制,搖動種落,勒兵討擒之,餘遁入夏國。守約駐師境上,檄取不置,居數日,械以來,斬於市。從徵靈武,至清遠軍,勸高遵裕令士眾護糧餉,以防抄掠,不聽,果以敗還。守約有捍海南鹹平之功,亦不錄。

  進為環慶都鈐轄、知邠州,徙涇原、鄜延、秦鳳副總管,領康州刺史。夏人十萬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涇州涇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費不貲適歲飢罷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約曰:“歉歲勞民,甚於河患,吾且徐圖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禱而遷諸北,以殺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為沙磧。以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召還,道卒,年七十五。

  (節選自《宋史·張守約傳》,選入時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夏人十萬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涇州/涇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費不貲/適歲飢/罷其役/

  B、夏人十萬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涇州/涇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費不貲/適歲飢/罷其役/

  C、夏人十萬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涇州/涇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費不貲/適歲飢/罷其役

  D、夏人十萬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涇州/涇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費不貲/適歲飢/罷其役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蔭,封建時代因父祖有功勳或擔任官職而推恩給予子孫入學、受封或任官的權利。

  B、路,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為監察區,後轉為行政區,相當於明清的省。

  C、金鼓,是古代交戰用於指揮進退的軍鼓和銅鑼,“金”用以進眾,“鼓”用以止眾。

  D、河神,又稱河伯,是古漢族神話傳說中的黃河水神,後來其它河流的神也成河神。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守約衛國戍邊,恪盡職守。任廣南走馬承受公事,兩年四次入朝陳述南方形勢,都被採用;提拔為融州知府,捕殺峒將吳儂,掃除邊境禍患。

  B、張守約治軍嚴明,禁殺無辜。河州羌人軍被擊敗後,老弱的羌人帶著牲畜和財產逃命,張守約向全軍釋出嚴禁部下前往截殺、劫掠的命令。

  C、張守約足智多謀,出奇制勝。鬼章包圍岷州,張守約率領敢死隊在高山上擊響戰鼓,豎立戰旗,虛張聲勢,賊兵驚慌得四處張望,倉皇而逃。

  D、張守約通曉邊務,膽大心細。難以節制的慕氏家族鼓動部落滋事,他率軍征伐,將其斬首;高遵裕征討靈武,不聽他防劫勸告,結果兵敗而歸。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簡兵五百逆戰,眾寡不侔,勢小卻。

  (2)守約駐師境上,檄取不置,居數日,械以來,斬於市。

  試題答案:

  4、A

  5、C(“金”用以止眾,“鼓”用以進眾)

  6、D(依據原文,慕氏家族只是被張守約捉拿,被斬首的是逃到夏國的部落餘眾)

  B卷

  4、B

  5、D(“金”用以止眾,“鼓”用以進眾)

  6、A(依據原文,慕氏家族只是被張守約捉拿,被斬首的是逃到夏國的部落餘眾)

  7、(10分)

  (1)(張守約)挑選五百名騎兵迎戰,寡不敵眾,陣勢稍微後退。(5分)

  “簡”(動詞,挑選),“逆”(動詞,迎戰),“侔”(動詞,匹敵),“小”(副詞,稍微),“卻”(動詞,後退)五處,一處1分。

  (2)下軍令追捕不捨,過了幾天,用枷鎖拘捕來,在街市上斬首。(5分)

  “檄”(名詞作動詞,下軍令),“置”(動詞,放棄),“居”(動詞,停留,引申為“過了”),“械”(名詞作動詞,用枷鎖拘捕),“斬於市”(狀語後置,於市斬)五處,一處1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張守約,字希參,是濮州人。(他)憑藉父祖的功勳主管原州截原寨。(他)擔任廣南走馬承受公事,兩年中四次入朝,陳述南方形勢的利弊,(建議)都被採納。歐陽修推薦他有智慧謀略、通曉邊塞事務,(他)被提拔為融州知州。峒族將領吳儂憑恃險要地勢而成為邊境禍患,(張守約)捕殺了他。歐陽修又推薦張守約可以擔任將帥,(他)擔任了定州路駐泊都監,調往秦鳳(任職)。在職六年,查出生羌隱瞞一千頃田地用來招募射手,修築硤石堡、甘谷城,評定功勞(數他)最多。

  夏人萬名騎兵前來侵犯邊境,張守約恰好巡視邊境,與他們相遇。(張守約)挑選五百名騎兵迎戰,寡不敵眾,陣勢稍微後退。夏人從兩邊包抄,張守約在陣前挺身站立,親自擂響戰鼓,發強弩射殺敵方的首領,敵人於是退走了。河州羌族部落首領率三萬人馬在敦波駐紮,想收復失地,張守約渡過洮水打敗了他們,取出他們藏在地窖裡的粟米給自己的部隊吃。年老體弱的羌人帶著牲畜和財產逃往南山,張守約的部下想堵截他們,說可以繳獲很多。張守約說:“他們不敢迎戰,只是逃命罷了,擅自出擊的人斬首!”鬼章包圍岷州,張守約帶領敢死隊在高山上擂響戰鼓,豎立戰旗,賊兵驚慌得四處張望,倉皇而逃,(張守約)於是擔任岷州知州,降服他手下的大小首領一千七百人。(朝廷)提升(張守約)為西上閣門使,鎮戎軍主管,調往環州任職。慕氏家族強橫兇狠難以節制,鼓動部落滋事,(張守約)統率隊伍征討並擒獲他們,部落餘眾逃到夏國。張守約在邊境上駐紮隊伍,下軍令追捕不捨,過了幾天,用枷鎖拘捕來,在街市上斬首。跟隨(皇帝)征討靈武,到達清遠軍,勸告高遵裕命令士兵保護好糧餉,以防備被(敵方)搶劫,(但高遵裕)不聽從勸告,結果兵敗而歸。張守約有捍衛海南鹹平的功勞,不被記功。

  (張守約)進職為環慶都鈐轄、邠州知州,又調任涇原、鄜延、秦鳳副總管,兼任康州刺史。夏人在南牟駐軍十萬,畏懼張守約的威名,帶領隊伍退走了。任涇州知州,涇水經常沖毀城牆,每年春天都必須加固堤壩,所花費用無法計算。正值饑荒之年,(張守約)廢除了這一勞役。有人問:“怎麼對付水災?”張守約說:“饑荒之年役使民眾,比水患還要厲害,我將慢慢想辦法解決。”河神祠原來在河南岸,(張守約)禱告後把它遷到河北岸,(用這種方法)來制止河水氾濫。有一天夜裡雷雨大作,第二天,河水改向南流,河的北岸就成為沙灘。(朝廷)召(張守約)回朝擔任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張守約)在途中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