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卡熱,M.M.B.du

[拼音]:Xiong Foxi

中國戲劇教育家、作家。“五四”以後,中國新興話劇運動的開拓者之一。原名熊福禧,筆名戲子,江西省豐城縣罐村人。1900年12月4日生於小商家庭。1965年10月26日在上海逝世。熊佛西於1920年考入燕京大學,主攻教育,兼學文學。不久,結識沈雁冰、鄭振鐸,加入民眾戲劇社,提倡學校戲劇運動。1922年,他的第一部劇本集《青春的悲哀》出版。此集概括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青年的精神面貌,對話生動,人物性格突出,在青年學生中演出很有吸引力。燕京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戲劇,1926年獲碩士學位回國,任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戲劇系主任,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戲劇人才。1927年藝專戲劇系被撤銷。翌年,藝專改為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恢復戲劇系,仍任主任。

這一期間,熊佛西還出版了《佛西論劇》和《寫作原理》,從戲劇藝術的本質和發展,悲劇、喜劇等的形成和變遷以及西洋戲劇的源流,結合中國戲曲的特點,對戲劇的結構、觀眾的心理、綜合藝術的理解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對借鑑西洋演劇經驗,發展中國新興話劇事業起到啟蒙作用。較早的劇作有《一片愛國心》,寫女學生亞男不惜和生母(日本人)決裂,堅決反對在家門口掛太陽旗的故事。北伐軍進入北京後,熊佛西的不少作品以近似荒誕的筆法對當時社會上的醜惡事物加以揭露和嘲諷,如《蟋蟀》、《偶家》、《一對近視眼》等。

1932~1937年,熊佛西去河北定縣參加並主持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所辦的定縣農民戲劇實驗,寫劇的題材和筆法都有所改變,如《屠戶》淋漓盡致地描繪出放“印子錢”剝削窮人的孔屠戶形象;《過渡》揭露了土豪劣紳,描寫了被剝削農民與他的鬥爭。

熊佛西還兩次在北平組織業餘劇人演出《屠戶》與《賽金花》,都遭到禁演。抗戰爆發後,熊佛西到長沙主持“抗戰劇團”工作,將《過渡》改編為《後防》,在長沙、武漢公演。在演出處理上打破了幕線,使演員和觀眾打成一片。他還改編演出了舊作《兒童世界》,在成都的公園和街頭表演。這樣一出大型街頭劇的出現,在中國新興話劇史上是少見的。

1938年秋,成都成立了四川省立戲劇教育實驗學校,熊佛西任校長。學校還附設“表證劇團”和農村巡迴演出隊深入農村。在課程安排方面,從“戲劇概論”入門,進而深入編劇、 導演、表演、舞美、 戲劇美學研究等,使學生能系統地受到全面教育。在熊佛西主持下,全校師生大多傾向進步,民主空氣活躍。

1941年初,省立劇校被解散,熊佛西到重慶就任中央青年劇社社長,改編導演楊村彬劇作《秦良玉》。不久到廣西桂林,創刊《文學創作》,還參加了1944年在廣西桂林舉行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活動。

1947年,熊佛西經與田漢、洪深等磋商後,就任上海市立戲劇實驗學校校長,邀請歐陽予倩、洪深、曹禺、黃佐臨等來校授課。他堅持實踐觀點,長期舉辦“星期演劇”,支援學生的進步活動,拒不交出被反動當局追捕的學生。1948年末,被邀參加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劇影協會籌備小組,為迎接解放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校改為“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之後又改為“上海戲劇學院”,熊佛西擔任院長直到逝世。他還寫作了《上海灘的春天》,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演出,並譯成俄文在蘇聯發表。

熊佛西長時期從事戲劇教育工作,培養了數以千計的戲劇青年,對中國戲劇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曾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四屆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一屆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三屆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