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業

[拼音]:zhongzhiye

[英文]:plant production

指狹義的農業,亦稱農作物栽培業。通常指栽培農作物以取得植物性產品的農業生產部門。在中國,種植業同林業、畜牧業、副業和漁業合在一起,為廣義的農業。在國外,種植業一般同畜牧業合在一起,統稱為農業。

種植業產生於新石器時代,即原始社會的後期。在長達約20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由於生產力極其低下,人們只能靠採集和狩獵為生。但在長期的採集過程中,人們逐漸地瞭解了一些植物的生活習性,學會了栽培技術,於是形成了原始的種植業。以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種植業不斷地進步。這主要表現在農作物種類增多,單位面積產量提高,播種面積擴大,總產量增加,產品品質改善等等方面。

種植業在整個農業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整個農業的基礎。因為只有綠色植物能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和水分,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有機能,使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畜禽則主要以植物性產品為食料,將植物能轉化為動物能,而不能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所以,除依靠天然牧草放牧外,畜牧業均以種植業為基礎。另外,人們要生存,每天必須攝入一定數量的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自從人類社會從採集和狩獵經濟過渡到農業以後,這些營養物質無論來自植物性食品,還是來自動物性食品,其最初的來源都是種植業。種植業一直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種植業是由多種作物種植組成的綜合體。按其產品特點可分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蔬菜作物、飼料作物和綠肥作物等類作物的種植,其中的每一類作物又包括若干個俱體的作物。在中國,通常把種植業包括的作物列為糧、棉、油、麻、絲、茶、糖、菜、煙、果、藥、雜等12項。這些作物之間,存在著互相制約、互相依存的關係,但是它們各自在種植業中和在整個農業中所佔的地位並不完全相同。其中,糧食生產是種植業和整個農業的基礎,因為糧食生產是為人類提供最必需的生存資料,為畜牧業提供飼料,只有糧食生產發展了,其他作物的生產和林、牧、副、漁等業才有發展的可能。其他作物的種植也很重要,因為:

(1)人們對種植業產品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隨著生產的發展和收入的增加,人們對糧食以外的種植業產品的需求還要增加。

(2)其他作物的生產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促進糧食生產的發展。

(3)有利於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資源。

加快發展種植業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正確處理種植業內部各類生產之間的關係,合理分配投入各類生產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特別是合理分配各類作物的種植面積。

參考文章

為什麼說引草入田可提高種植業的氣候和土地資源利用率?經濟作物既從事種植業又從事養殖業該如何納稅?財務稅務藍莓種植業的特點果樹園藝中國特用玉米種植業發展迅速糧食作物農業種植業和養殖業廢水如何處理廢水治理種植業保險合同的賠償處理保險種植業保險合同的保險責任保險種植業保險經營原則保險種植業保險的分類保險種植業保險合同的除外責任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