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所
[拼音]:Labuli'aola
[英文]:Antonio Labriola (1843~1904)
義大利哲學家、政治家,義大利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宣傳者之一。1843年2月7日生於義大利卡西諾。畢業於那不勒斯大學,從1871年起任該校哲學史副教授,1874年起任羅馬大學哲學和教育學教授。最初,他在哲學上是黑格爾主義者,在政治上是民主主義者;70年代末,轉向空想社會主義;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逐漸成為馬克思主義者。1890年,恩格斯曾同他通過信。1893年12月,恩格斯在給左爾格的信中稱拉布里奧拉為“一個嚴肅的馬克思主義者”。他不僅利用大學講臺公開宣傳馬克思主義,而且積極參加國際工人運動,1892年協助創立義大利社會黨,1893年出席第二國際蘇黎世代表大會。1904年2月2日在羅馬逝世。
拉布里奧拉在轉到馬克思主義立場以前的重要哲學著作有:《反對蔡勒所宣佈的“回到康德那裡去”的口號》(1862年作,1906年發表)、《論道德自由》、《道德和宗教》(1873)、《歷史哲學問題》(1887)、《論社會主義》(1889)等。轉到馬克思主義立場以後,他的主要哲學著作是《唯物史觀論叢》。這部著作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紀念〈共產黨宣言〉》(1895),第二部分是《歷史唯物主義》(1896),第三部分是《社會主義和哲學叢談》(1897),第四部分只完成了前五章。列寧在1897年曾稱它為“名著”。Г.В.普列漢諾夫發表書評說拉布里奧拉堅定地、徹底地堅持著唯物主義歷史觀。他的著作和活動,對義大利共產黨和知識界發生過很大影響。
拉布里奧拉對唯物史觀的闡發是富有創造性的。他肯定說:不是意識的形式決定人類的存在,而是存在的方式決定意識。社會生活中的決定力量是直接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它是勞動力和與之相適應的勞動工具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他把人類社會生活諸因素分為幾個層次:首先是勞動力和勞動工具,其次是社會經濟結構,第三是階級、法律、國家、道德,第四是藝術、宗教、科學。在他看來,道德同經濟結構的關係更密切,而藝術、宗教、科學同經濟結構的關係是間接的、比較疏遠的,藝術、宗教和科學不全是由經濟結構決定的。他強調經濟因素只是諸因素中起決定作用的最後因素、最後的基礎,從中產生出階級、國家、法律、藝術、宗教、思想的過程是很複雜的,這些因素彼此之間也是起作用的。他還認為階級和階級對抗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拉布里奧拉在具體考察各種意識形態時,著重探討了科學的起源和作用,認為科學是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它是意識形態中的一股強大的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它不僅推動生產的發展,而且在它的基礎上產生了反對黑暗、迷信、教會、宗教的鬥爭,同時還產生了無神論和唯物主義。
拉布里奧拉充分肯定辯證法的重要性。他強調首先應把辯證法看作關於客觀規律的學說,然後才能把它看作關於認識規律和思維規律的學說。他認為,辯證法也應反映歷史發展的規律。把歷史唯物主義應用於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只能得出歷史辯證法的結論:只有共產主義社會才能消除階級和階級對抗,它的出現是必然的。
拉布里奧拉對當時在義大利流行的黑格爾主義和H.斯賓塞的實證主義進行了激烈的批判,指出斯賓塞的社會學是一套反科學的僵化的公式。
在拉布里奧拉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之後的理論和活動中,也有某些比較嚴重的錯誤,如承認某些領域是人類認識無法達到的,對不可知論作了讓步;為義大利資產階級的擴張主義作理論上的辯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