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區域觀察筆記(通用5篇)
大班區域觀察筆記(通用5篇)
認真的觀察可以要我們更好地與幼兒去溝通,去了解她們的需求。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大班區域觀察筆記(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班區域觀察筆記1
觀察記錄:
今天科學區幼兒自主探索遊戲,小萱和我說要玩釣魚遊戲,我說那怎麼玩呢,她找來了昨天折的小金魚,向我要了回形針,旁邊的小朋友也送來了小魚,小萱開始認真的別回形針,又拿了環形的磁鐵開始製作魚竿,我給她提供了筷子,小萱在系線時遇到了困難,在我的幫助下完成了魚竿的製作。
小萱開始釣魚,一條有一條,小魚穩穩的上鉤,過後她又找了許多,其他物品釣起來,她說:“老師這些東西太重了,釣不起來。”
“吸鐵石都能吸住嗎?”“兩個電筒能吸住,其他的不能。”小萱回答道,邊上的孩子嚷了起來“吸鐵石吸鐵的東西。”其他孩子看到小萱玩釣魚,也欲欲躍試,小維在釣的'時候一直釣不到,小萱站在一邊指導他“要釣那回形針,紙頭吸不住的。”小維開心的釣到了魚。
觀察感悟:
遊戲是孩子自發的,讓孩子充分體驗到了動手做、遊戲樂的愉悅。孩子對遊戲的全過程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吸引了周圍的夥伴加入遊戲中來,孩子透過自己動手、自己選材、在遊戲中互助互動,有效地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特別是在遊戲過程中幼兒想到去釣一釣其他物品,是我們始料不及的,這說明孩子敢於想象,敢於大膽實踐。
活動中教師要善於觀察分析,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幫助、引導和支援他們將活動維持下去。同時,教師須考慮到給孩子觀察、探索的事物是貼近幼兒生活的,開展的活動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有心人,和孩子們共同探索這個大千世界吧!
大班區域觀察筆記2
區域名稱:
建構區
觀察物件:
小羽
記錄者:
顧麗亞
觀察重點:
利用一切機會,鼓勵小羽大膽用語言與別人交往。
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孩子們正在自由地玩著積木,只見小羽獨自一人坐著玩衣角,她耷拉著腦袋坐了一會兒,最終微微抬起頭看了看積木。我走過去問“你想玩嗎?”她點了點頭,沒說話,只用眼睛看著我。一會兒她站了起來,慢慢走了過去,還不時回過頭看我,我笑著點點頭,她走到了孩子們的身邊。正在小羽認真的拼插積木時,我看見他對面的小宇拿了她幾個玩具。而小羽看見了卻不說話,但臉上有些不高興。過了一會小宇又拿她的玩具,只見小羽一把把自我的玩具全拿了回來,還把他的玩具給打爛了。當我走到她面前,她委屈得哭了。
行為分析:
1.從案例看,小羽是個性格較為內向的孩子,小羽在交往方面很不主動,缺乏勇氣,內心的需求和期望總不敢去實現。而我的點頭、微笑無疑給了她很大的鼓舞。這孩子不是不想交往而是不敢交往,她需要教師更多的關懷和愛。而在交往中她卻不善於用語言和別人進行溝通,所以委屈得哭了。
2.針對小羽的行為,我與家長進行了個別交流。從中瞭解到,小羽在家裡就很乖巧、不大愛說話,很依戀父母,父母也認為孩子年齡小很多事情都包辦。平時父母交際很少,不經常帶她出門,將她封閉在自我的小家中,致使她缺少交往的機會。
教師後續的支援:
1.增強孩子的自信,抓住時機表揚她
2.遊戲時多讓幼兒以強帶弱、相互配合
3.利用一切機會,鼓勵小羽大膽用語言與別人交往。
4.開展主角活動,讓小羽參加。
大班區域觀察筆記3
案例背景
a是班級裡的小男孩,來幼兒園一年都不到,長得很帥氣,有時儼然一個大男孩,人也很聰明,但話不多,還有讓老師苦惱的是:他很多時候比較懶,睡前不願意自己脫褲子,醒了更多的時候等老師、阿姨幫他穿褲子、鞋子,如果不是很餓他連喂自己吃飯都懶得動手,做操時只要老師不扶著他做,他也懶得動手動腳,活動時,只要是需要動手稍微有點麻煩的事情,他寧願坐在一旁看看,彷彿他對於很多事情都沒有什麼激情。
案例描述
情境一:
“老師好!”門口a進來。“你好!今天真棒,來得早起來了。”老師一邊摸著a的頭,一邊對他說,“想玩哪個區角,自己選一個進去玩吧。”他選了娃娃家,在裡面玩得很開心,又是燒菜,又是做飯,還躺在靠墊上蹭來蹭去很是舒服。到了做操的時間,老師鈴鼓響起,“請小朋友們把你們的玩具整理好,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然後來搭火車,我們要準備下樓做操了。”可他還在玩,老師叫他:“a整理好玩具,穿鞋子出來了,我們要準備下樓了。”可他還在繼續玩,老師走過去,對著他說,他這才放下手中的玩具,但是沒有整理的意思,來到自己的鞋子旁邊坐著,但是就是沒有動手穿,然後看看老師。老師知道他的意思,但是老師說:“你先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然後自己穿上鞋子,a很棒的,自己會穿的哦?”他沒反應,然後老師又說:“a再不整理,等下我們就都下樓了,就不等你了。”他見老師這麼說就象徵性的拿了幾個玩具放好,這時一位小女孩進去幫他整理,他就馬上退出了,他坐在鞋旁沒有穿“我不會!”a說。“不會我可以教,但是我教完了你要自己穿。”老師說。a點點頭,老師一步步告訴他,他今天穿的鞋子應該怎麼穿,並一步步幫他穿上一隻,另一隻讓他自己動手,他很快久穿好了。
情境二:
操場上,孩子們都興致勃勃地和著音樂做早操,雖然有些孩子的動作也不是特別標準,但是一個個都是一副認真的樣子。這時,看到站在圈子上的a又在那裡一動不動,老師開車開到他的面前:“a小司機當好了嗎?”說著老師扶著他的手開著,他就像一個提線木偶,沒有任何感覺的讓老師扶著他開,開了一小會,老師放開了他,繼續開到其他孩子的面前,然後他又是呆呆的站著懶得動手了。老師叫他:“a,小手舉起來了,變成小豬了嗎?”老師扶著他的手誇張的做起來,他就跟著老師的手動起來了,但是當老師離開後,他又停了,對此老師顯得有些無奈。
情境三:
餐前老師講了嘟嘟熊的故事給孩子們聽,故事講完後,老師問孩子們:“老奶奶為什麼喜歡嘟嘟熊?還誇獎他。”有孩子很快的說:“因為他會把自己的吃出的垃圾都帶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愛勞動。”“對呀!所以老奶奶喜歡他,還誇獎他。那我們也要學嘟嘟熊,以後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偷懶,要不然沒有人會喜歡你的。”“a是嗎?”旁邊的一位孩子馬上說:“恩,是的'。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a也點點頭。
情境四:
有天起床,所有的孩子都已經穿好鞋子了,只有a還坐在他的鞋子旁邊等阿姨出來幫他穿。一會,阿姨出來,老師對阿姨說:“阿姨,不要幫他,他會習慣的。”然後,阿姨沒有幫他,他繼續坐著,老師走過去,“我們今天來給你得小腳丫找家好嗎!”老師把自己的鞋子脫去,“這個是它得家嗎?”“不是!”“那它得家在什麼地方?”“這裡!”“那趕緊讓它進家門吧?”“好!”
案例分析:
1、形成不良習慣的原因
a的不良習慣並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透過家訪我們瞭解到,從小a一家就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兩位老人對於小孫子是寵愛有加,每天吃飯都是由外婆喂,外公外婆的另一個任務就是清理a每次玩好的場地,他從來都不習慣自己整理玩具。就這樣,什麼都由大人包辦代替,使他失去很多自己動手的機會,並逐漸養成了嬌生慣養的性格,而且外公外婆對於他的每個眼神總能很快的心領神會,並做出及時正確的反應,難怪a經常說自己不會但也懶得問。
2、教育效果經常不明顯的原因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們也會運用故事、榜樣激勵、說理、看圖等策略,但是這些對他來說更多的時候只是簡單的說教,教育只停留在表面而使被教育者缺乏感性認識和經驗。教師對於孩子的教育有時還是會受到傳統教育的思想束縛,有時也會只注重教育的結果而非過程。比如有時教師為了讓孩子儘快的完成任務,僅僅只是用了語言的提示讓a把自己的玩過的玩具自己整理好,卻沒有交給他應該如何整理,這對於其他的孩子來說也許並非難事,但是對於一個在家一直有人幫他做事的a來說也許是有難度的,可能根本沒有人告訴過他應該要怎麼拿怎麼放,放哪裡。而有時教師也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上述的教育對於a來說也許只是對於一些基本道理的表明的接受,而並非從內心有所觸動,因而也達不到明顯的教育效果。
案例反思:
1、做好家園共育工作,統一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長輩們對於獨生子女得溺愛讓他們失去了很多動手的機會,正是這樣才讓a變得如此的依賴他人。要是他發生根本性得改變必定需要一個很長得過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更多家長得配合,教室要及時得指導家長的工作,要讓家園真正能達到很好得共育,而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要讓5+2=7而不是小於7,為孩子創造良好得家庭環境和表現自我的機會。
2、淡化說教,創設更加生動活潑的實踐情景去教育孩子,運用好遊戲得方式
在我們得日常教育中,不要以成人得眼光或語氣去教育孩子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不要總習慣於把現成得東西告訴孩子,要倡導以人為本,更多得運用遊戲為孩子創設有趣得情景讓他們親身體驗。
3、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幼兒園綱要指出:“教室應為幼兒學習生活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就要求教室要觀察幼兒、瞭解孩子、同時鼓勵孩子去發現自己的世界。而教室僅僅作為他們參加獲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4、找到孩子得興趣點加以引導
都說興趣是最好得老師。綱要也指出: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得事情、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得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提高孩子對於參與活動得興趣。
大班區域觀察筆記4
觀察物件:
丁譽涵
年齡:
X
性別:
男
所在區角:
繪畫區
時間:
2.19下午14時25分
觀察狀況記錄:
繪畫的資料是我的老師,而丁譽涵畫的我的老師也是很個性的,有6個圈和4條線組成的,顏色也很統一,全是紅色,畫完就拿給我看了。
評價與分析:
在幼兒的眼裡,頭腦中,有頭有身子有胳膊腿就是一個完整的人的形體了,孩子塗成紅色也是因為我當天穿了一件紅衣服。
教師介入策略:
教師及時指導幼兒豐富人物肢體,學會給人物添五官,穿衣服。
改善措施及目標:
幼兒的繪畫技巧和經驗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老師應多讓孩子接觸一些同樣型別的繪畫作品。
大班區域觀察筆記5
觀察物件:
丁一芮
年齡:
X
性別:
女
所在區角:
手工區
時間:
2.27下午14時20分
觀察狀況記錄:
幼兒貼上國旗時將國旗的五顆黃星粘在國旗的右上角上,並且排列不均勻。大星和小星星都排列在一行上。
評價與分析: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著幼兒的觀察不夠細緻,只看到國旗上面有一顆大星和四顆小星星,卻沒注意星星的位置和排列順序。
教師介入策略:
教師明白星星的位置,並引導幼兒觀察四顆小星星是怎樣圍著大星星排列的。
改善措施及目標:
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時就要重點點明星星的位置和星星的排列順序,並個性引導幼兒在貼上時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