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君(1909~1982)

[拼音]:dandao daodan

[英文]:ballistic missile

這種導彈的彈道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主動段,導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和制導系統作用下按預定彈道飛行;被動段,導彈按照在主動段終點獲得的給定速度和彈道傾角作慣性飛行。按其射程分為洲際導彈、遠端導彈、中程導彈和近程導彈。彈道導彈的制導方式有無線電遙控制導、慣性制導、星光 -慣性制導等。無線電遙控制導是早期彈道導彈(如SS-6、“宇宙神”等)曾採用的一種制導方式,它易受無線電干擾,地面裝置複雜,不能滿足現代作戰使用要求。自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國研製的彈道導彈,絕大多數採用慣性制導。慣性制導屬於自主式制導,採用的是慣性測量元件,不受外界干擾。其組合方式,有平臺式和捷聯式兩種。平臺式是利用陀螺儀的定軸性,通過框架將陀螺平臺穩定於慣性空間。加速度表安裝在平臺的臺體上,平臺隔離了彈體的角運動和振動,使加速度表不受彈體振動影響。現已裝備的彈道導彈多采用此種方式。捷聯式是將陀螺儀和加速度表直接固連在彈體上,經陀螺儀測出的加速度表組合與慣性參考系之間相對角度的測量值,由計算機進行轉換。同平臺式相比,捷聯式的儀表受彈體振動的影響較大,對計算機的要求較高,但捷聯式系統簡單、可靠,隨著微型計算機的發展,正日益受到重視。慣性制導技術的不斷髮展,使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有很大提高。如20世紀60年代初服役的“宇宙神”洲際彈道導彈, 射程10000公里,命中精度(圓公算偏差)2.77公里;而70年代末期服役的“民兵”Ⅲ洲際彈道導彈,射程13000公里,命中精度已提高到 0.185公里。這主要是因為在設計、材料、工藝以及測量、誤差補償等方面採用了先進技術,先後研製出液浮、氣浮、靜電懸浮陀螺,以及正在發展的鐳射陀螺等元件,使慣性儀表日趨完善。星光-慣性制導,是在慣性制導的基礎上,增加了星光測量裝置,利用宇宙空間的恆星方位來判定初始定位誤差和陀螺漂移,對慣性制導誤差進行修正,進一步提高了導彈的命中精度。

彈道導彈的主要特點是:導彈沿著一條預定的彈道飛行,攻擊固定的目標;通常採取垂直髮射,使導彈平穩起飛上升,縮短在大氣層中飛行的距離,以最低的能量損失去克服作用於導彈的空氣阻力;導彈絕大部分彈道處於稀薄大氣層或外大氣層內;彈頭再入大氣層時,速度大,空氣動力加熱劇烈,彈頭結構要採取防熱措施。

參考文章

什麼是美蘇反彈道導彈條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