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景輝(1937~  )

[拼音]:chahetaiwen

[英文]:Chagatay script

阿拉伯字母系統的音素文字。約從中世紀到20世紀20年代,拼寫中國維吾爾語及國外中亞地區的烏茲別克語等東突厥古典文學語言,並且曾經流行於莫臥兒王國和埃及。

察合臺一詞源於以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次子的名字命名的察合臺汗國(在天山南北路及阿姆河以東地區建立的封地政權)。始用於重建其汗國的察合臺後裔都哇汗時期(1274~1306)。語文學上指:

(1)察合臺汗國的突厥人及突厥化的蒙古人所使用的語言;

(2)在帖木兒(帖木兒帝國的創立者,1336~1405)統治的國家得到發展並在相當程度上作為察合臺汗國交際語基礎的突厥文學語言。察合臺文即察合臺語的書面形式。

對定義的不同看法

對察合臺語的定義,學者們尚無一致的看法,還是個不明確的術語。15~18世紀的著作家,先後稱其為“突厥語”或“突厥文”、“察合臺語”、 “混有阿拉伯-波斯語成分的帖木兒時代的書面語”、“納沃伊的語言”等。19~20世紀的學者們認為:

(1)察合臺語不僅是12~19世紀伊斯蘭突厥銘文中的語言,而且是當時活的中亞諸方言。

(2)是回鶻文以後的中亞文物上的語言,回鶻文學語言是察合臺語的基礎。

(3)20世紀30~60年代,有的學者開始用“老烏孜別克語”一詞代替察合臺語,並把它擴充套件到察合臺語以前的中亞突厥書面語發展的各個時期。

一般來說,8~9世紀的回鶻語延續到黑汗王朝(10世紀下半葉至13世紀初,以葛邏祿為主會同西遷的一部分回鶻建立起的突厥系部族中第一個接受伊斯蘭教的地方政權)被稱作哈喀尼耶語(喀什噶爾語)。在13世紀以前,它是所有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的共同語。13世紀以後,分化為3支,其中一支是在回鶻-葛邏祿等語言基礎上吸收西突厥語某些成分發展起來的突厥語的東支(維吾爾、烏孜別克等語言),在帖木兒時期,被稱作察合臺語。到了15~16世紀,烏茲別克詩人H.M.A.納沃伊及其弟子所創作的文學作品發展到鼎盛時期,直到19世紀末,是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塔爾等民族的共同書面語。

文字結構的特點

察合臺文使用28~32個字母(其中呇im、 p、gaf、▋e4個字母來自波斯文字母表)。有11個字母主要用於拼寫阿拉伯-波斯語源的詞語。 因此,子音中表示s音的有3個(θ、sin、sat);表示z音的有4個(z╣l、ze、zat、徖zγi);表示t音的有2個(t、itqi);表示p音的有2個(p、f)。用n、k兩個字母的合體形式標寫嬜(即sγr nun)音。 k、ɡ二音雖分別使用兩個字母,但有時只用一個k字母標寫。扵、掵兩個字母混用,而多用扵字母表示掵音。詞末的b字母多讀作p音。母音中lif在詞頭、詞中、詞末表示ɑ、ε、е(有時僅在詞頭表示i、u)音;lìf與 vaw的合體形式在詞頭表示o、═、u、y音;vaw除表示子音w外,在詞中及詞末還表示o、═、u、y音;lif與 y╣的合體形式,在詞頭表示ì、e(有時表示ε)音;y╣ 在詞中及詞末表示i、e(有時表示ε)音;嶈ayin在詞頭表示母音 ε、ì(有時表示u、a)音,還可以表示子音h音,在詞中及詞末則表示ε、i(有時表示ɑ)音;he在詞中及詞末表示ε、ɑ音。除基本字母外並使用阿拉伯文的輔助符號,其中使用較廣的有5個:“mdd”(用於lif之上,表示長ɑ), “t┎did”(表示子音重複),“zer”(表示e、 i音),“zwr”(表示ε、ɑ音),“p┎”(表示o、═、u、y音)。

察合臺文在表達音節結構上有其特點:

(1)純屬阿拉伯-波斯語源的詞,其音節構成依阿拉伯-波斯文正字法拼寫。 ②阿拉伯-波斯語的詞語所連線的維吾爾語字尾以及維吾爾語固有的詞語,其音節構成依維吾爾語正字法拼寫。

(3)有一部分維吾爾語固有的詞語,受阿拉伯-波斯文正字法及回鶻文書寫傳統影響,其音節僅由子音構成。

(4)語音和諧在文字上只反映在圓脣母音及某些子音的一部分和諧上。

(5)詞首、詞中、詞末音節裡的ɑ、ε音,不因重音後移及母音的作用而出現音變現象。

(6)某些古語詞收尾的b、d、q、k音仍保留其字母的原形。一些名詞詞尾保留γ音,詞首保留s音。詞幹與字尾不連寫,正字法遵循形態學原則。字母依據在詞中的位置,分詞首、詞中、詞末、獨用等形式。行款自右至左橫寫。有的字母因書法上的需要有多種寫法(多見於石印和手寫本)。有的字母有草書形式。 分活字版印刷體及手寫體。 書法上字型分“納斯塔裡克”體、“納斯赫”體、“蘇勒斯”體。手寫本中幾乎不使用標點符號。

察合臺文的歷史作用

現代維吾爾語文是察合臺語文的延續(見維吾爾語、維吾爾文),同察合臺語文有密切的關係。12~20世紀的文學遺產(包括納沃伊的作品)從維吾爾族文學家阿合買提·尤格納克(約12~13世紀)、阿塔依(生活在15世紀)、賽卡克(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路特費(生活在15世紀)到毛拉·比拉勒(1823~1899)等作家的作品,均用察合臺語文寫成,在維吾爾語言及文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察合臺文具有早期書面語傳統的文學語言的超方言性。用它寫作和翻譯的作品,如納沃伊的《五詩集》、烏茲別克詩人穆罕默德·薩利赫著《昔班尼紀事》、帖木兒後裔薩希爾·烏德·丁·穆罕默德即莫臥兒帝國的建立者巴布林著《巴布林回憶錄》、朮赤後裔阿布勒·阿茲·巴哈杜爾著《突厥世系》,以及波斯史學家沙拉法德·丁·阿里·雅茲地著《帖木兒武功錄》、波斯詩人薩迪著《果園》和《薔薇園》的察合臺文譯本等,歷史上,在從小亞細亞直到阿爾泰、印度的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中廣為流傳。有的學者認為,15~16世紀的察合臺文作品已顯露出方言的分化。

察合臺語文的一個主要特點在於保留了12世紀以前的回鶻書面語的傳統,並滲入了相當一部分阿拉伯-波斯語源的詞語。其文學作品在風格上頗受波斯文學的影響。20世紀20年代以後,中國新疆及國外中亞各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的現代文學語言得到發展,於是察合臺語文的作品屬古典文學範疇。其大量文獻(包括文史哲、宗教、政法、醫藥、天文、地理等)除較晚時期的鉛印本外,多用阿拉伯字母的各種手寫體書寫,尤以“納斯塔裡克”體(正字型)傳抄本(包括石印)為多。

參考書目

János Eckmann,

Chɑɡɑtɑy Mɑnuɑl, Indiana university Publications,1966.

熱合木吐拉·加里:“論察合臺語”,《突厥語研究》((維吾爾文版),民族出版社,北京,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