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銅器群

[拼音]:Shehuizhuyi Geming

[英文]:socialist revolution

無產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勞動群眾,通過革命鬥爭,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革命。

必然性

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決定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以大機器工業為物質基礎的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使生產日益社會化,另一方面使社會化的生產資料和龐大的社會產品依然歸資本傢俬人佔有。這種生產社會性與佔有的私人資本主義形式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它表現在週期性的經濟危機中和日益激化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中。它表明以資本傢俬人佔有製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要求消滅過時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建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準備了物質前提,並使革命的無產階級──舊社會的掘墓人日益壯大,從而使革命日益成熟。但是,資產階級決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他們要動員舊社會的一切力量,依靠他們掌握的國家機器,千方百計地維護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因此,無產階級必須進行革命鬥爭,摧毀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才能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它所肩負的偉大歷史使命。

特點

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同以往歷史上發生過的革命有本質的區別:

(1)歷史上的一切革命都是以一種私有制形式去代替另一種私有制形式,以一種剝削關係去代替另一種剝削關係;而社會主義革命則是要消滅一切私有制,消滅一切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見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2)歷史上的革命都是在新的私有制生產關係業已在舊社會內部產生和形成之後發生的,革命的基本任務是奪取政權,並使這個政權適合於業已開始形成的經濟基礎;社會主義革命所要建立的公有制生產關係,不可能在原先的私有制社會內部產生,革命開始時並沒有現成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無產階級革命的任務在於奪取政權,並依靠這個政權來改造舊經濟和組織新的社會主義經濟。

(3)歷史上的革命都是以一個新的剝削階級的政治統治去代替原有的剝削階級的政治統治,因而它無須摧毀舊的國家機器;社會主義革命則要消滅一切剝削階級,它要建立的是用以鎮壓剝削者的無產階級專政,為此它必須徹底打碎舊的國家機器而代之以新的國家機器。

(4)歷史上的革命,是以一種新的剝削制度來代替舊的剝削制度,對於為剝削制度服務的舊的意識形態,不需要進行根本的改造,而只改造其中不利於新的剝削制度的成份。社會主義革命由於要同傳統的私有制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從而它必然要同傳統的觀念進行徹底的決裂,並建立與嶄新的公有制生產關係相適應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上述各個方面表明,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最深刻、最徹底的革命。歷史上的革命都是以奪取政權而告終,然而對於社會主義革命來說,奪取政權只是革命的開始,“只不過是象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369頁)。

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過程

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想,首先是由K.馬克思、F.恩格斯提出並加以論證的。馬克思、恩格斯根據他們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和剩餘價值理論,深入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基本矛盾,闡明瞭資本主義社會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的發展,必然導向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作出了科學結論:“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1~832頁)。馬克思、恩格斯根據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的具體條件,論證了社會主義革命只能在資本主義經濟比較發達、無產階級占人口多數的國家首先發生,並且認為只有在一切先進的或者至少大部分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同時發動的情況下才可能取得革命的勝利。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時期生產集中和壟斷組織的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佔有的私人資本主義形式的矛盾進一步尖銳化。與此同時,由於世界上殖民地與半殖民地已經瓜分完畢,帝國主義國家政治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資本主義所固有的一切矛盾都發展到空前尖銳化的程度,帝國主義戰爭成為不可避免。列寧分析了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新變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提出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幾個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即在帝國主義統治的薄弱環節首先獲得勝利的新原理,並親自領導俄國無產階級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

在俄國十月革命後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用於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實際,提出了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的理論。毛澤東對當時中國社會的生產關係與階級關係進行了全面的科學分析,找出了它的主要矛盾: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同包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以及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中國人民大眾的矛盾,並在此基礎上闡明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除了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以外,在國內,就是要消滅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改變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係,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150頁)。中國革命必須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這一革命的主力軍是農民,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長期武裝鬥爭,通過先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

毛澤東分析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新的歷史條件,指出發生在十月革命以後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它一方面是替資本主義掃清道路,另一方面又替社會主義創造了前提。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社會”(同前,第2卷,第627頁),從而科學地闡明瞭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避開資本主義的前途、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1949年,人民革命在中國取得勝利。此後,中國開始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

參考書目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列寧:《論歐洲聯邦的口號》,《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6。

參考文章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蘇聯生產力分佈主要發生了哪些變化?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