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

[拼音]:tuhuoqiang

[英文]:firelock

中國古代一種用火藥發射彈丸的竹管射擊火器。南宋開慶元年(1259)壽春府(今安徽壽縣)始造。據《宋史·兵志》記載,突火槍“以巨竹為筒,內安子窠”,點火後“子窠發出,如砲聲,遠聞百五十餘步”。子窠是一種彈丸。突火槍由火槍發展演變而來。南宋紹興二年(1132),陳規守德安(今湖北安陸)時,製成長竹杆火槍20支,用以噴射火焰,焚燬敵人的大型攻城器械“天橋”。南宋紹定五年(1232),金軍曾用飛火槍同蒙古軍作戰,其制是以16層紙捲成筒,長2尺(約合0.62米)許,內實火藥及鐵滓、磁末等,再綁縛在矛的前端,臨陣燃之,以燒灼蒙軍人馬,噴火後再用矛格鬥。突火槍同上述火槍相比,已經從噴射火焰燒灼敵人的管形噴射火器,發展為發射彈丸(子窠)殺傷敵人的管形射擊火器。突火槍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其發射原理為步槍、火炮發射原理的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