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

[拼音]:wenzi chuanzhen tongxin

[英文]:document facsimile communication

應用掃描技術把文字資訊轉換成電訊號傳送到接收端,再以記錄形式複製出文字的通訊方式。

早期的文字傳真沿用照片傳真的體制,不同的是接收方式。照片傳真為了要保持較多的層次,只能用感光紙接收,文字傳真則可用電化紙或電火花燒灼式碳素紙接收。文字傳真接收大多是採用平板式掃描,用捲筒紙連續地接收,並立即顯示接收的字跡,省去了“後處理”工序。由於文字傳真不需要中間層次,解析度也可低於照片傳真,故可提高掃描速度。

日本共同通訊社在20世紀60年代的一段時間裡,採用過文字傳真,它的捲筒轉速高於照片傳真,合作係數也不同。中國臺灣省的中央通訊社也使用過文字傳真。

70年代以來,文字傳真機經歷幾次更新換代。首先在傳真機中使用積體電路及用熱敏紙記錄,生產出簡單小巧的傳真裝置,稱為二代機(GⅡ),它很適合於記者向編輯部門傳送稿件。後又出現與計算機技術結合的三代機(GⅢ),採用智慧數字化技術,壓縮冗餘資訊,以應答方式進行差錯控制。實際上它是一臺以光電掃描和熱敏輸出作為外圍裝置的電子計算機,因而大大提高了傳送效率和質量,完全不同於原來的照片傳真機。

80年代以來將文字傳真機與電話聯絡起來。將文傳機接在電話線上處於等待狀態,當對方撥通此電話後,文傳機可以響應電話振鈴訊號,自動啟動文傳機接收。對方傳送的文傳資訊結束後,自動恢復為等待狀態,電話也處於“掛機”狀態等待下一次電話。這種方式稱作“撥號文傳”。常見到的“電話號”、“電傳號”以及“文傳號”,就是指“撥號文傳”的號碼。

文字傳真機可以傳送手跡。中國的漢字是一種象形字,在尚未普及漢字編碼技術的情況下,使用文字傳真機是最簡便的通訊方式。記者向編輯部門傳送稿件,將會越來越廣泛地採用文字傳真方式。其缺點是通訊效率不如電子計算機高,資訊不能進入計算機編輯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