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

[拼音]:shi

中國古代掌文辭之官的通稱。史掌文書,有的史官因在君主身邊掌司筆札,地位比較重要。史的人數較多,因職掌稍有不同名稱也各有差異,《周禮》中有太史、小史、外史、內史、御史五種職位較高的史官。據古書記載和出土的銘刻材料知道,從商、周到春秋戰國,史官中太史、內史、御史最為重要。

(1)太史:初見於《尚書》和銅器銘文。其主要職掌是掌管天象、曆法、災異禎祥和祭祀等事務,記錄一國之重大事件,掌管圖書典籍,以及奉王命向大臣頒賜爵祿。

《尚書·酒誥》有:“太史友,內史友”,毛公鼎有:“卿事寮,太史寮”。這些記載表明,太史還有較多的僚友。春秋沿西周之制,晉、齊、魯、鄭都設太史之官,蔡、莒等小國也不例外。《國語·楚語》提到楚置左史一官,其職掌和周太史相似。

(2)內史:主要職掌是司冊命之事,故又被稱為作冊內史或作命內史, 或簡稱作冊。作冊之名商代已出現,見於器銘者有作冊吾、作冊般等人。西周時,內史、作冊都很常見,甚至侯國也設此官。內史也有僚屬,其長為尹。西周金文中常見內史尹、作冊尹或命尹之名。尹職為世襲,於尹後常加上一“氏”字,故有內史尹氏之稱,或簡稱為尹氏。內史之職除草擬、頒宣王之冊命外,還擔承其他機要職務,比太史掌更大的實權,是周王的親近之臣。到西周晚期, 作冊之名漸少見, 《詩經·小雅》中依賴唯有尹氏而已。《節南山》雲:“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鈞,四方是維,天子是毗。”詩中將尹氏和太師並列,認為師、尹為周室棟樑之臣,地位極為尊顯,故王國維以週末之尹氏和東漢以後的尚書令等樞機之職相提並論。

春秋時周有尹氏、內史,而《左傳》所記各國史官,以太史為多,不見內史。銅器銘文中有鄭大內史,據此則侯國亦多設有此官。當時各國君權下替,內史之類的君主近臣難以得勢,所以他們的名字也很少出現於史冊中。

《禮記·玉藻》記:“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鄭玄以為太史記言,內史記行。以後如盧辯則以為“太史為左史,內史為右史”。西周金文中有右史,但很少見。《國語》中有左史,唯楚有之。所謂左史即太史、內史為右史的說法,現在仍難證實。

戰國時,各國多設有內史,如趙有內史徐越。秦的有關史料較多,四川青川出土的武王二年木牘牘文中丞相與內史並列,則秦內史位副丞相。雲夢秦律中有《內史雜律》,其他律文中也常提到內史。秦始皇二十六年,深得始皇信任的蒙恬即居此官以統重兵,則戰國時秦內史一直是處於將相之尊的顯要之職。

(3)御史:卜辭、西周銅器銘文及戰國文獻中均能見到此官名。秦王與趙王相會於澠池,雙方都有御史記事。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記,秦遣御史起賈至魏謀伐齊,說明秦御史地位較重要。秦統一後“職掌副丞相”之御史大夫疑即從御史演化而來。

韓、魏等國於地方亦設御史,如《戰國策·韓策三》有“安邑御史”;《韓非子·內儲說七術》記“卜皮為縣令,其御史汙穢而有愛妾”。這類御史當是君主派往地方監督縣令者。後來秦設監御史以監郡即為此類。

除以上幾種史外,還有若干各有專司的史,如《左傳》、《儀禮》中的南史、祭史、筮史、卜史、祝史,《周禮》中的外史、女史。《周禮》序官的各官之下幾乎都有史若干名,如太宰之下有屬於大夫、士身分的屬吏若干人,再下為府六人和史十二人,最下為胥、徒。這種史較士為低,但高於給徭役之胥徒,當是屬吏中地位最低者。

地方行政機構中也有史,如《禮記·內則》有州史、閭史,雲夢秦簡有縣令之下的令史。縣的下屬機構如司空,也設有佐、史,這類史有的是無爵者,秦律嚴禁刑徒或罪謫者去充當此職,表明其身分較低,和《周禮》中府、史之史相似。兩漢時縣的諸曹皆設掾、史,即從秦縣下面的佐、史沿襲而來。

參考文章

詢問貧血患者病史時應注意哪些重點內科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線的變遷(changes of coast line in Chinesehistory)中國地理中國天文學發展歷史天文天體種植牙技術有多長的歷史?口腔科《黃帝內經》在中醫史上有什麼樣的學術價值?中醫東亞鉗蠍的生活史蠍蠍子的種類及生活史蠍歷史上的驚人巧合歷史趣事辣椒在中國有多長的栽培歷史?蔬菜園藝史氏鱘仔魚培育技術水產/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