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魚

藥材名稱:肚拉

名稱出處:《中藥大辭典》

概況

異名:都拉參、都拉(《四川中藥志》),對對參、雙參、蘿蔔參、土敗醬(《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基源:為川續斷科雙參屬植物雙參的根。

原植物:雙參Triplostegia glandulifera Wall.ex DC.,又名西南囊苞花。

餘項參見“雙參”條。

生藥

採集:春季發苗前,或秋後苗莖幹枯後,採挖根部,去掉莖苗,抖淨泥沙,晒乾。藥材產於四川。

鑑別:根紡錘形或條形,少分叉,略似草烏,長3~7cm,直徑0.9~1.5cm,下部較細小,多已折斷;表面棕褐色或灰綠色,具不規則的縱皺紋及突起的疔疤。根莖上殘留莖基痕。質堅,折斷具纖維性。味麻,有毒。以根粗壯、均勻、肉質肥厚者為佳。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藥性

性味:甘、辛,溫。有毒。 ①《四川中藥志》:“微溫,甘、辛。有毒。”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平,苦、微甜、麻。”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肺、脾二經。”

功效:補氣壯陽,養心止血。

主治:陽痿,白帶,風溼性心臟病,虛勞久咳,刀傷出血。 ①《四川中藥志》:“溫腎益氣,解煙毒。治虛勞久咳。”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補氣,壯陽,養心;外用止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9g;或研末。外用:研末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陽痿:肚拉香油炸後研末,開水送服。”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刀傷出血:肚拉、百部等份,研末,外敷傷處。”

食療:①《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氣虛帶下:肚拉9g研末,塞入雞蛋,兌紅糖蒸吃。”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風溼性心臟病:肚拉、柏子仁各9g。研末,豬肝60g,共蒸吃。”

參考文章

跑肚拉稀造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