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教育原則
[拼音]:guanyu zhengque chuli renmin neibu maodun de wenti
[英文]:On the Correct Handlinɡ of Contradiction Amonɡ the People
毛澤東著作之一。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同年6月19日發表於《人民日報》。當時,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剛剛完成,人民內部矛盾開始躍居突出地位。毛澤東抓住這一新問題,結合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從理論上作了概括和分析,提出了社會主義時期人民與敵人兩個概念的新的含意和兩個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的學說,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規定為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對馬克思列寧主義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
圍繞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這個總題目,毛澤東談了12個問題。在第一個問題“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中,毛澤東提出了“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的著名論斷。在題為“少數民族問題”的第六個問題中,毛澤東論述了“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問題,其主要論點是:
(1)少數民族雖然人口少,但居住地區廣大,所以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一定要搞好。
(2)要搞好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關鍵是克服大漢族主義。
(3)在存在地方民族主義的少數民族中間,則應當同時克服地方民族主義。
(4)兩種民族主義都不利於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應當克服的一種人民內部的矛盾。此外,講話還提出了西藏社會制度改革的方針。毛澤東在這篇著作中關於中國民族關係問題的論述,豐富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民族問題的理論,對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時期的民族關係,團結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