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大將軍
[拼音]:gongye he nongye zhijian benzhi chabie de xiaoshi
[英文]:elimination of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在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發展過程中,工業和農業之間生產資料公有化程度和技術裝備水平之間的差別的消失。它是向共產主義社會高階階段過渡的條件之一。
在歷史上,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差別,表現為二者利益上的對立。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隨著近代機器大工業的產生和發展,特別是隨著產業革命的完成,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對立日益尖銳化,產生這種對立的經濟基礎是資本主義工業的整個發展程序所造成的對農民的剝奪和大多數農村居民的破產。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和發展,使工業和農業都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礎上,私有制條件下的那種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對立不再存在。但是,工業和農業之間的本質差別仍然存在。這種差別首先表現為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差別。社會主義工業由於主要是現代化的大機器生產,生產的技術水平和社會化程度都較高,因而佔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而社會主義的農業在一定的發展時期內,手工勞動相對地說還佔優勢,生產技術水平和社會化程度都較低,因而佔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只能是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因此,社會主義的工業和農業相比較,在生產水平、勞動條件、勞動者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著重大的差別。由於這種差別具有特定的社會經濟內容,還是一種本質的差別。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工農業之間存在本質差別是暫時的歷史現象。馬克思早就預言,當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將比工業的勞動生產率相對地增長得快。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下,這種趨勢已經日益明顯。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來,一系列作為農業基礎的新興科學,如細胞學、胚胎學、遺傳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等等已經取得很大進展,為農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將使得農業中的資本有機構成達到同工業中的資本有機構成一樣的水平。馬克思在談到絕對地租時曾經指出:“這裡假定,農業資本比非農業資本的一個同樣大的部分推動更多的勞動。差額有多大,或者這個差額一般是否存在,取決於農業和工業相比的相對發展程度。按問題的本質來看,隨著農業的進步,這個差額必然會縮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 870頁)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農業將逐步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武裝下實現現代化,農業勞動將逐步變成一種工業勞動,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必將最終改變農業中的生產關係,並最終消除工業和農業之間的本質差別。
工業和農業之間本質差別的消失,並不意味著它們之間不再存在任何差別。由於農業生產有著不同於工業生產的特點,在它們之間仍然會儲存一些由勞動的自然條件造成的非本質差別。但這種差別並不是社會經濟的性質決定的。
參考書目
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斯大林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