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烏特莫克
[拼音]:yifenwei婔er
中國古代哲學史上講對立統一關係的重要命題。一是指統一物,二是指統一物的可分性。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周易·繫辭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分而為二以象兩”。“太極”為一或太一,指天地未分的統一狀態;“兩儀”指統一體分為互相對立的陰陽或天地兩方;“四象”指“兩儀”各自分而為二,即為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八卦”指“四象”又各自分而為二,即為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呂氏春秋·精通》說:“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體而兩分。”《禮記·禮運》說:“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太一即未分之太極,分而為二,便是天地或陰陽。隋代楊上善注《黃帝內經·太索·知石》中用了 “一分為二” 這個詞,說“從道生一,謂之樸也。一分為二,謂天地也”。把老子的“一生二”和《繫辭傳》的 “分而為二” 結合起來註釋《內經》。但是他們均侷限於生成論,而未對“一分為二”的內涵,作深入研討。
宋明時期,“一分為二”的內容已不限於宇宙生成論,而發展成了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邵雍以象數學解釋《繫辭》“太極生兩儀”時,明確用“一分為二”來表述,並認為有一則有二,觸及到對立統一問題。張載認為事物運動的根源是統一物內部陰陽二端的矛盾方面,探討了“必分為二”,提出了“一物兩體,氣也”的思想。王安石認為“道立於兩”。二程批評王安石“言乎一事,必分為二”。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總結了邵雍的“一分為二”並吸收張載的“一物兩體”的思想,而予以系統論述。他認為“一”是對立的統一,“一”是一個道理,卻有兩端,譬如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對立兩端,互相聯絡和滲透。“二”是統一物分為對立兩端,凡事無不相反以相成,東便與西對,南便與北對,無一事一物不然,以至於寒暑、晝夜、生死,皆相反相對,天地間物,沒有不相對的。不僅事物可分為對立兩端,而且兩端又各自可分為對立兩端。“統言陰陽,只是兩端,而陰中自分陰陽,陽中亦有陰陽”。這就是一中有對,二又各自為對。朱熹認為一分為二,“節節如此,以至於無窮”。王夫之在總結“一分為二”和“合二而一”的關係時,進一步闡發了“一”與“二”的關係,他說:“故合二以一者,既分一為二之所固有矣”。肯定“一分為二”是“合二為一”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