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會戰

[拼音]:Gu Gong

[英文]:Imperial Palace

明清兩朝皇宮。在北京城內中部。明清時稱紫禁城,1925年始稱故宮。籌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五年開始徵調工匠予制構件和開挖河道工程,十五年正式開工,十八年(1420)建成。宮殿屢遭火災,明清兩代曾多次修葺、重建、增建和改建。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明嘉靖、萬曆、天啟,清順治、康熙、乾隆年間,對午門、太和門、太和殿和寧壽宮等的重建和改建工程。現存明代建築90餘座,基本保持了明初原有的格局。整個故宮 (紫禁城以內) 佔地72萬平方米,現存建築 980餘座,房屋8700多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故宮建築講究權衡比例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級制度,嚴格保持對稱佈局,依建築功能的不同,造成多種多樣的空間組合形式,在總體的和諧中富有節奏的變化。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工程技術的最高水平,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專案。

建築佈局

故宮總體佈局為體現封建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建築上充分比附“宮城居中,左祖右社,面朝後市” 及“三朝”、“五門” 和“前朝後寢”的古制,以南北為中軸線,採取嚴格對稱的院落式佈局,按使用功能分割槽,依用途和重要程度有節奏有等差地安排建築群的體量和空間。太廟和社稷壇在宮城左右。太和殿前有五重門。宮城內分外朝和內廷兩區。外朝在前部,主要有中軸線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左右的文華殿、武英殿等;內廷在後部,主要有中軸線上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及左右的東六宮、西六宮和外東、西路殿宇等。由於建築功能不同,建築藝術也有特色。外朝的建築多疏朗雄偉,富有陽剛之美;內廷多嚴謹富麗,具有陰柔之美。佈局和構造所採用的數值也有區別,外朝多用奇數,如三大殿、五門、五鳳樓以至臺階的層數;內廷多用偶數,如中軸線上的乾坤兩宮(16世紀增建交泰殿 )、東西兩側的六宮,臺階、檻牆層數也多用偶數。

宮城

平面呈矩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牆高10米。城垣中心為夯土牆,兩面包砌三進大城磚,磨磚對縫,牆面平整。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泊岸用大條石壘砌,河幫陡直。城垣四面各開一門,是宮門的“四正”。各門均為紅色城臺,下肩白石須彌座。城臺區中建重簷廡殿頂的城樓一座。南面正門稱午門,是封建皇帝頒發曆書、接受凱旋、獻俘之所。高35.6米,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經嘉靖四十一年重建和清順治四年修繕,在裡圍金柱的內額上增加兩縫樑架,形成上下不對縫的特殊結構。午門建在凹字形墩臺上,正面下開三門洞,兩翼內轉角處各開一掖門。門樓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東西兩翼為兩面出廊的兩觀,俗稱雁翅樓,四角為重簷金頂、四角攢尖式闕亭。起伏錯落的空間組合,構成殿闕結合的莊嚴巨集偉建築群。紫禁城的北門原稱玄武門,清康熙改稱神武門,墩臺下開 3個門洞,門樓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其斗栱大木及部分瓦件均為明永樂十八年(1420)的原物。東門稱東華門,西門稱西華門,均下開 3個門洞,門樓面闊七間,進深三間。紫禁城四角是宮殿的“四維”,各有一座三層簷十字脊四面歇山四面抱廈的角樓,其造型的神奇不僅在於曲折多角、七十二條脊的輪廓上,更特殊的是其構造中線與空間組合軸線不在一個角度,十字脊為子午酉卯正方位的垂直交叉,對稱的軸線則為城牆轉角的分角線,以突出“四維”的特點。

外朝建築

外朝是皇帝舉行朝會大典和召見群臣、行使權力的行政區,主要建築有中軸線上的前三殿以及東西兩翼的文華殿、武英殿三組建築。在其東南、西南還有內閣公署、國史館等。

前三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外朝的主體建築。座落在午門內由門、廊廡、樓、閣圍成的矩形院落中。正門為太和門,兩側有昭德門、貞度門。太和門為重簷歇山式的殿宇式宮門,面闊九間。臺基為白石須彌座。現在的太和門是清光緒十五年(1889)重建的。門前有金水河橫貫,上建 5座漢白玉單拱石橋,左右有朝房。太和門內是一個3萬多平方米的廣闊庭院,體仁、弘義二閣東西峙立,門廡相依,四角為崇樓。庭院北部為前三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太和、中和、保和,前後排列在 7米高的工字形臺基上。臺基三重,有穩重渾厚的須彌座,每層邊緣都用漢白玉石欄杆圍繞。臺基前有 3座石階,中為御路。御路正中為一塊長方巨石,周邊雕卷草,下雕海水江涯,中雕以流雲襯托的高浮雕蟠龍,刻工精美。臺基後面御路中間也有一塊巨石,寬3.07米,長16.57米,上面雕刻生動的雲龍花紋,刻工極為精細。

太和殿是外朝主殿,為舉行大朝會和大典的地方,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堂。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年間重建。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重簷廡殿頂,高 35.05米(包括三臺高8.13米),柱網為三環佈局,是古代最高等級的結構型別。下簷為單翹重昂七跴鎏金斗栱,上簷為單翹三昂九跴鎏金斗栱,屋頂為三樣黃琉璃瓦,正脊和正吻為二樣,簷角走獸10個,其排列順序是:龍鳳、獅子、海馬、天馬、押魚、狻猊、獬豸、鬥牛(吼)、行什(猴)。屋簷角上有“行計”的裝飾,太和殿是個孤例。前後兩面門窗槅扇都是三交六椀的櫺花格,絛環,裙板突起金龍。邊挺與抹頭接榫處加釘雙柺角葉,雙人字頁,面頁均用紫銅軋成薄板,錘出凸地,鐫出花紋後鎏金而成,稱為金扇、金鎖窗,十分富麗。殿內木柱排列成行,共72根,柱高12.7米,明間六柱用瀝粉金漆蟠龍,環繞鏤空透雕寶座,頂上雕以精美蟠龍藻井,顯得富麗堂皇。彩畫以行、坐、升降龍為主題,採用“赤金”、“庫金”互變與藍色、綠色互變相結合手法,變化錯綜,井井有條。室內地面用64釐米見方金磚鋪墁。殿前露臺上陳設著成排的銅爐,兩側有日晷和嘉量,後面有銅龜、銅鶴各一對。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前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內執事人員等朝拜的地方。在臺基中部,為五間方亭式、單簷、四角攢尖式屋頂、四面格扇的殿堂,高27米,其大木均為楠木,是明代天啟七年(1627)的遺物,鎏金寶頂鐫刻極為精緻。

保和殿是舉行殿試和宴會的地方。屬明代萬曆四十三年(1615)的建築。面闊九間,重簷歇山頂,高29米。結構靈活巧妙,前後樑架不受對稱的約束。殿內前部不用裡金柱,大木中尚存許多“建極殿左一縫桐柱”和“右二縫” 等明代墨跡。殿左右的東西廡三十間俱有外廊,在明代也稱迴廊或廊廡,後來把該廡的門窗推至簷下,改變了金裡安裝的原狀。

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均為由殿堂、門、配殿和廊廡組成的矩形院落。殿堂為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分前殿和後殿,其間建過廊,成工字形。文華殿和武英殿均為前殿名稱。文華殿原為太子講讀之所,綠色琉璃頂,明嘉靖以後,改為皇帝舉行經筵的場所,屋頂改易黃瓦。殿後有貯藏四庫全書的文淵閣,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5)仿寧波天一閣建,為寬六間的二層樓房。武英殿是皇帝齋居和召見大臣的地方,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進北京原曾在此辦理政務。

內廷建築

內廷為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及其家眷的居住區,中間主要部分分為三路,包括後三宮、東西六宮、乾東西五所、御花園,左右兩側為外東、西路。

中路:即中軸線上的後三宮,四面由廊廡圍成縱長院落。正門為乾清門,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兩側有八字琉璃照壁,門前有鎏金獅子一對。門內甬道與三宮前露臺接連。三宮由南向北依次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均建在高 2.5米工字形臺基上。乾清、坤寧二宮是內庭的正殿、正寢,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帝后起居場所,均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簷廡殿頂。殿內東西分建暖閣,有地炕。乾清宮中間設寶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額 1方。交泰殿是舉行授皇后冊、寶和皇后誕辰禮的場所,乾隆十三年二十五寶璽也收藏於此,為面闊三間、單簷攢尖頂的方殿,明間為格扇,次間為檻窗。殿內陳列乾隆時製作的計時器銅壺滴漏。後三宮東西廡為皇帝存貯冠袍帶履、放置圖書、皇子讀書之所以及藥房等,有門與東西六宮相通。

御花園在後三宮以北,明代稱後苑。佈置方法基本上按照宮殿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安排,山石樹木作陪襯景物,佈局緊湊。正中為供真武大帝的欽安殿,漢白玉石雕制的須彌座,面闊五間,楠木四抹毬紋格扇,重簷盝頂,房頂正中設鎏金寶頂。殿四周建有圍牆。左右對稱為萬春亭、千秋亭。亭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出抱廈,曲折多角。屋頂分上下兩層。下層各有歇山式屋頂,用出角入角的腰簷圍成一圈下簷,上層為園亭式結構,圓亭攢尖頂。建築精巧別緻。東西的絳雪軒、浮碧亭、摛藻堂與西面養性齋、澄瑞亭、延暉閣,也均採用對稱形式。道路、樹木、花池、盆景也如此。園內建築多變,每一座建築都有其特點。石子甬路用五色石子鋪成,花樣圖案有十數種,題材相當豐富。園內儲存明代建築多處。

東、西路:妃嬪和皇子住所,各建六宮、五所,規整對稱。

東六宮為鍾粹宮、承乾宮、景仁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西六宮為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鹹福宮、長春宮、太極殿。還有齋宮、毓慶宮和養心殿。建築之間隔以巷道,每座宮都是一個獨立單元,外圍高牆。正面建琉璃磚門,門內前為殿,後為室,各有配殿、耳室,形成二進院落。清咸豐、光緒年間,對西六宮的長春門、儲秀門及兩側院牆進行拆除改建,使自成院落的西六宮變為 4個。其他部分雖經修葺,但基本上保留明代的格局,大木結構、斗栱、彩繪也有不少是明代的遺物。

東西六宮之北為乾東西五所,左右並列,每院內各建前後三殿和廂房,形成三進院落。乾隆時拆西四、五所改建為建福宮花園。

齋宮和毓慶宮在東六宮的南面,二宮東側有奉先殿。養心殿在西六宮南面,是該組建築的主殿,平面呈工字形。配殿與堂房連線組成圍廊,佈局緊湊,從清代雍正以後,是清代皇帝議政的主要場所。

乾清門外西側有軍機處值房。西邊隆宗門外匾額上有箭頭一支,是嘉慶十八年(1813)天理教起義攻打皇宮時的遺物。

外東、西路:外東路,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成寧壽宮,原為噦鸞宮,乾隆三十七年(1772)改建成皇極殿,作為弘曆當太上皇時住所,分前後兩部,中隔橫街,如外朝、內廷之分。前部一組為皇極門、寧壽門、皇極殿、寧壽宮,仿乾清宮與坤寧宮形制。皇極門對面有影壁一座,上雕九龍,稱九龍壁,系用黃綠紫諸色琉璃構件組砌而成。龍的形象威嚴矯健,姿態各異,周圍飾波濤雲氣,是傑出的琉璃雕塑佳品。皇極殿面闊 9間,進深 5間,殿內裝飾華麗。

寧壽宮後部分為三路。中路五重是弘曆起居的地方,東路是觀戲、讀書的地方,西路是花園。花園為弘曆養老而修建,俗稱乾隆花園,南北長 160米,東西寬37米,佔地6000平方米,前後分四進。園內有幾十座亭軒樓閣,間置假山樹木,樓館密佈,庭院狹小,極感擁塞。各進佈局均不雷同,建築物的形體高低、疏密遠近亦富有變化。建築形式也各不相同,具有格式隨宜、不落常套的特點。其營建手法較之御花園、慈寧宮花園靈活得多。整組建築即是乾隆皇帝留戀景物的薈萃之所,又是藝術和諧、美妙,富於變化的宮殿園林。

外西路主要建築是慈寧宮,為明清兩代皇太后住地。主要建築有慈寧門、慈寧宮、大佛堂。前有慈寧花園。園內有樓、館、亭建築,間配假山、池水、石橋,古樹成林,風景幽美。

保護與維修

1949年以後,人民政府對故宮的保護非常重視,成立古建築管理部門和專業施工隊伍,保護維修工作至今從未間斷,主要建築都經過維修加固或修繕,先後完成工程專案 300餘個。其中比較重大的修繕工程有午門正樓大木加固,東北、西北兩角樓挑頂大修,漱芳齋復原工程,三大殿和午門的彩畫復原,後三宮、寧壽宮各處的油飾彩畫等。隨著維修工程的進行,同時,對古建築進行測繪及有關史料的收集整理,建立科學檔案,並開展化學保護實驗工作。在安全設施方面,疏浚金水河水道,整修原有的排水溝,改造和增設新的消防管道,並在50餘處高大建築上安裝避雷針。翻修太和門外與乾清門外廣場路面。50年代初清除堆積的垃圾達25萬立方米,庭園古樹名木也得到養護。

參考文章

故宮(ImperialPalace)中國地理故宮博物院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北京故宮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瀋陽故宮的由來中國地理瀋陽故宮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北京故宮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故宮禾黍造句素材帶“故宮”的詩句大全(44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