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橋
[拼音]:Yinajue Luoyaola
[英文]:Ignacio de Loyola (約1491~1556)
天主教耶穌會創辦人。出身於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山區吉普斯夸省羅耀拉城一貴族家庭。14歲時父母雙亡,未及成年已受教會剪髮禮,並學習作為教士的預備課程。後從軍入伍,1521年被法軍炮彈炸傷右腿,終身致殘。養傷期間,讀了《耶穌傳》和《聖徒言行》,遂離家出走,在蒙塞拉特本篤會隱修院行三天懺悔,隨後按騎士方式徹夜守衛在聖母像前。據說此“神祕之夜”即其一生之轉折點。1523年去羅馬和耶路撒冷朝聖。1524~1526年在巴塞羅那學習文學,又在亞爾卡拉大學學哲學和神學。1528~1535年進巴黎大學深造,並完成《神操》一書。1537年重赴羅馬,謁見教皇,同年在威尼斯升任神父。他認為社會的弊端皆由於人心向惡,因而提出用宗教修養來培養高超的德性,以改變社會風氣。他在靈脩生活上的口號是“愈顯主榮”,即一切都為上帝更大的榮耀。他的“人若獲得全世界而喪失自己的靈魂,又有什麼好處”一語,成為神修學上的格言。在巴黎大學,他邀集一批同道,建立了耶穌會。他以《神操》為基礎,手訂《耶穌會規》(又稱耶穌會憲章)。1540年經教皇保羅三世批准,耶穌會正式成立,他任總會長。會規仿照軍人紀律,強調服從,特別規定最高一級的會士需發第四聖願(一般修會僅發三願),即絕對服從教皇。耶穌會在反宗教改革中起了重要作用。1550年尤利烏斯三世釋出《應予提出》通諭,重申教皇對耶穌會的保護和支援。1551年,經伊納爵親手修改的會規在全體發過聖願的會士中間通過。1556年死於羅馬。1622年羅馬教廷封列為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