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波林,Α.Μ.

[拼音]:meihu

戲曲劇種。即主要流行於陝西、山西、甘肅、寧夏等地的“曲子戲”。源於何地,尚無文獻可考,藝人相傳,說法不一。一說源出眉縣、戶縣,故稱“眉戶”;一說源出華陰、華縣,因曲調悅耳動聽、迷人,陝西有將“胡”作“戲”解之說,故稱“迷胡”,即迷人的戲的意思。抗日戰爭時期,延安稱“眉戶”,所以今稱眉戶者居多。早期是農村、鄉鎮群眾“自樂會”坐唱的清曲、小曲,主要以三絃伴奏,內容多系民間生活故事。所唱曲子又分大調、小調兩類:大調曲子如〔大金錢〕、〔黃龍滾〕、〔滿江紅〕等,格律比較嚴謹,不易掌握。小調曲子如〔崗調〕、〔越調〕、〔五更〕、〔銀紐絲〕、〔戲鞦韆〕等,曲調靈活自由,易學易唱,便於流傳。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在陝西,有人把唱曲與民間秧歌、社火相結合,以小調曲子為主,發展成為小戲,逐步由“地攤子”搬上舞臺。這一時期,在晉南也有“地攤子”藝人吳小寶、王喜榮、王勝才等開始把眉戶搬上戲臺演出。同治、光緒年間湧現出一批藝人和一些專業戲班,如月月紅、柴寅娃的少華班,活動於陝西渭河以南一帶;印福、楊老四等人由“花鼓”改唱眉戶,活動於渭河以北地區。初期劇目,多為由小丑、小旦、小生搬演的小戲,如《張璉賣布》、《刺目勸學》、《鬧書館》、《李彥貴賣水》一類。藝人在演出過程中,不斷從地方大戲中吸收唱腔、鑼鼓、伴奏曲牌、身段、扮相、服飾等,用以豐富自己的藝術手段和表現力。陝西的眉戶多借鑑秦腔,山西的眉戶則多借鑑蒲劇,遂逐步發展為能夠表現歷史故事題材的戲曲劇種,能演出《蝴蝶盃》、《串龍珠》、《八件衣》等一類戲。但長期以來,眉戶仍以小戲為主,並在民間一直保持著既無妝扮,又無表演,一唱到底,全無白口的清唱形式,與眉戶戲一併流行。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文藝方針的指引下,晉南名藝人李卜到達延安傳授眉戶,當時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及廣大文藝工作者,利用眉戶形式反映邊區人民鬥爭生活,編演了《十二把鐮刀》、《夫妻識字》、《大家喜歡》等劇目,為新秧歌劇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藝術條件,也為眉戶演出現代戲打下了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相繼成立了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劇團,華陰縣眉戶劇團,山西臨汾地區眉戶劇團,臨猗縣眉戶劇團以及四川廣漢縣劇團等專業團體。創作和改編了不少現代戲和歷史故事戲,以現代戲《樑秋燕》最馳名。

眉戶的唱腔曲調,1955年出版的《郿鄠音樂》收有120個,若按同一曲調的各路不同唱法計算,共有 243個。其音樂結構為曲牌聯套體,一般的套曲格律是:〔越調〕—〔背宮〕—〔五更〕—〔金錢〕—〔背尾〕—〔越尾〕,中間可以自由選用曲牌,有時〔背宮〕、〔背尾〕、〔五更〕、〔金錢〕也可不用,但是〔越調〕起、〔越尾〕落是必不可少的。這種套曲格律在坐場清唱中尤為嚴格,後來發展為舞臺演出,運用曲調就較靈活了。眉戶的伴奏樂器,以三絃為主,板胡、梅笛為輔,後又逐漸加入二胡、打琴以及中西弦管樂器。打擊樂器及鑼鼓點,均借鑑地方大戲而稍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