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料加工貿易

[拼音]:shuiqiao yundong

[英文]:water skiing

用摩托艇直接牽引運動員在水上踏橇滑行的一項水上運動。它是一個較新的運動專案,與滑水板運動有些相似,因此有人認為水橇運動是從滑水板運動演變來的(圖1)。

水橇運動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法國沿海地區,但也有人認為1924年已經出現於美國的長島海峽。這項運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得到了普及和提高,1949年舉行了第1屆世界水橇運動錦標賽。中國在60年代,伴隨摩托艇運動的開展,在少數地區有水橇活動。1975年中國第3屆全運會上,曾進行過水橇表演。

水橇是一對細長木板或玻璃纖維板,長1.70~1.85米,寬16~17釐米。水橇上有固定的橡皮鞋。水橇前端稍微向上翹起,普通水橇底部有一條龍骨,以提高滑行的穩定性。水橇運動員兩手抓住一個木質握把,握把連有一根長約23米的繩子,繩的另一端系在摩托艇上(圖2)。為了安全起見,在滑行時運動員須穿著救生背心和滑行服。

水橇的滑行是在水中開始的,運動員先蹲在水橇的尾部, 使水橇稍向上翹起。當摩托艇加快牽引速度時,運動員便可站起,這時兩臂伸直,兩膝微屈。有些經驗豐富的運動員,可以直接從海灘、碼頭或浮筒上出發。

水橇比賽有障礙、跳躍和花樣技巧滑等多種專案。

障礙賽是在設有專門標誌的航道上舉行的,運動員要以每小時55公里的高速度在一條彎曲的小道上通過障礙。障礙賽中,有的運動員使用尾部逐漸尖小,下有金屬大尾鰭的水橇,以便於轉彎回旋。障礙賽特別強調運動員要及時、敏捷地轉彎和緊跟摩托艇。

跳躍水橇是運動員使用一對較大較重的水橇,快速地滑上跳躍臺,接著從臺上飛躍。跳躍臺臺面呈斜坡形,長7.3米,它的起飛點約高出水面1.80米。運動員藉助跳躍臺可以飛躍達50米之遠,為了滑上跳躍臺,艇速須達每小時56公里。婦女和少年的跳躍臺高1.53米,艇速為每小時43公里,可以飛躍出30多米。

花樣技巧滑水橇較短較輕,長1.40米,寬20釐米,為了便於旋轉,設有尾鰭。花樣技巧滑水的變化和編排依靠運動員的機智靈活。運動員要在水面、空間和跳臺上,以單腳或雙腳作不同數量和不同種類的旋轉,有時還可使用特技牽引方法,如用一隻腳勾住牽引線,另一隻腳滑行,一般以每小時29公里的速度前進。

水橇運動還有一些其他形式,如光腳滑或帶有風箏的滑,後者可以把運動員帶到空中滑翔。(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