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米爾寧斯基,Х.
[拼音]:Xiachuan wenhua
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後一階段的文化。因發現于山西省沁水縣下川而得名。同類遺存見於山西東南部中條山主峰歷山及其附近的山嶽地帶。下川是歷山東麓的一個山間盆地,文化遺物分佈在盆地周邊的第二階地地表,以及階地上層的晚更新世末期灰褐色亞粘土層中。1973、1974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曾進行發掘。下川文化以細石器為主要特徵,未見陶片及磨製石器。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為距今2.4萬至1.6萬年。
文化遺物
下川文化的石製品包括細小石器和粗大石器兩類。以細小石器為主,原料多為燧石。細小石器的型別達40餘種之多,有錐狀、半錐狀、柱狀、楔狀和漏斗狀等各種型別的典型細石核,還有細石葉和各種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以及琢背小刀、箭鏃、鋸、錐鑽等,其中不少是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同類遺址中所共有的,但有一些卻是其他遺址所少見的。
下川文化的細小石器中,既有以間接打擊法產生、由細石葉加工成的典型細石器,也有並非以細石器特殊工藝製造的一般小型石器,而以後者數量居多。下川文化的細小石器中有許多器物加工細緻,特徵鮮明。石鏃系用壓制法制出銳尖和周邊,分圓底、尖底兩種,與其他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的相比,不但數量多,而且製作技術相當進步。琢背小刀是下川文化的典型器物。加工方法是在石片一邊輕敲細琢,使其變鈍變厚,成為刀背;另一邊緣則保持石片固有的鋒利邊緣,作為刀刃。鋸是在一側或兩側作出幾個齒,有的還帶短把。雕刻器有斜邊、屋脊形、鳥喙形3種。其中斜邊雕刻器數量較多,製作精細,尖刃明顯,器形相當固定,為其他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者所不及。三稜小尖狀器和扁底三稜尖狀器是製作最精的微型尖狀器。前者由厚小石片的兩邊向背面加工,打成隆起一脊兩面對稱的三稜銳尖;後者採用較大的厚石片,向背面修整成通體三稜銳尖,底端兩面或一面修理成扁薄形便於裝柄,製成狩獵的矛。石核式刮削器數量較多,目前只在下川大量發現,多用厚石片製作。因刃部的加工痕跡類似細石核剝片條痕,故稱為石核式刮削器。主要用於刮削、切割。由斜刃的方向判斷,是用右手使用的。
在下川文化中,粗大石器也佔有一定的數量。原料主要為砂岩、石英岩。除石核、石片外,工具型別有尖狀器、刮削器、砍斫器、石錘、礪石、磨盤等。刮削器有錛刃狀、橢圓形和直刃多種。
意義
下川文化的發現,表明遠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華北地區的細石器工藝已經成熟。下川文化的細石器代表了舊石器時代石器製作技術的最高水平。細石器的大量出現說明,當時已較普遍地使用了複合工具。細石器不僅適宜於鑲嵌成刀、鋸、短劍,而且還是弓箭、標槍等新型的投射武器的主要部件。生產力由此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社會經濟開始了新的飛躍。下川文化的主人還使用了磨盤、礪石以及錛刃狀器,過著以狩獵為主,採集為輔的經濟生活,併為新石器時代的到來準備了條件。
下川文化的發現對於探討細石器工藝傳統的起源與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下川文化上承峙峪文化和小南海文化,下開新石器時代早期高度發達的細石器工藝的先河,在華北地區細石器工藝傳統的發展上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76~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合作,在下川遺址作了新的發掘。根據所獲資料,認為下川文化的下限已進入全新世早期。這批材料對下川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書目
王建、王向前、陳哲英: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遺址調查報告,《考古學報》197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