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忠孟(1926~1977)
[拼音]:geti laolinghua
[英文]:aging of individuals
個體的人經過出生、發育、成長至衰老的連續過程。從嚴格的生物學意義上說,老齡化過程始於人的胚胎髮育。但老年學一般只研究老齡化過程中的衰老階段。個體老齡化這一生物學過程具有以下特徵:
(1)普遍性。所有個體無例外地都會經歷老齡化過程。它與某種疾病只在某個或某些個體上的生物變化過程不同。
(2)自身性或自然性。個體老齡化或衰老是個體內部發展所產生的變化,不是由外部因素,如事故外傷所引起的。
(3)有害性。衰老是一種對個體有害的發展,它將導致人的機體和機能動作等方面的衰退。
(4)退行性。衰老是一種不可能為正常的身體發展所逆轉的功能退行過程。
(5)綜合性。老齡化是一種由人體多種器官和功能的老化和衰退所組成的綜合過程。
(6)漸進性。個體老齡化是一種長期的漸進過程。
人個體的生理老化,主要表現在身體器官的老化和功能的衰退。個體衰老的主要生理趨向是:
(1)骨質疏鬆;
(2)面板褶皺;
(3)毛髮變白;
(4)腦重減輕;
(5)血酸平衡的恢復速度減慢;
(6)心臟每分鐘壓出血量減少;
(7)腎小球數量減少;
(8)腎血漿流量減少;
(9)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10)肺活量減少;
(11)性腺活動減弱;
(12)基礎代謝率降低等。
個體衰老老化的心理表現與人體生理老化有密切關係。主要表現有:
(1)感官知覺遲鈍;
(2)記憶過程的某些環節能力有所衰退;
(3)結晶智力隨年齡增高不至減退,而非固型智力有所降低;
(4)運動和活動力均表現出遲緩現象;
(5)性格如排除外因影響,可能因年齡增長有所變化;
(6)睡眠週期有縮短趨勢等。
個體老齡化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各種表現都會因個體的遺傳素質、家庭環境、教育程度、社會化經歷、生活機遇、性格個性特徵、健康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較大的差異。個體生理方面的衰老機制有一部分可以有量的衡量標準,而心理方面的衰老、老化機制則難於有量的統一標準。至於全身性的衰老指標除了女性以閉經為標準外,男子幾乎無標準可循。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個體老化或衰老將隨著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而發生同步變化,即個體老齡化程序與人壽命的延長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