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飛機

[拼音]:Jiangge'er

蒙古族英雄史詩。它長期在民間口頭流傳,經過歷代人民群眾,尤其是演唱《江格爾》的民間藝人江格爾奇的不斷加工、豐富,篇幅逐漸增多,內容逐漸豐富,最後成為一部大型史詩。迄今國內外已經蒐集到的共有60餘部,長達10萬行左右。這部史詩是以英雄江格爾命名的。關於“江格爾”一詞的來源,歷來解釋不一。波斯語釋為“世界的征服者”;突厥語釋為“戰勝者”、“孤兒”;藏語釋為“江格萊”的變體;蒙古語釋為“能者”,《江格爾》描寫的並非真實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它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全都出自虛構。

《江格爾》產生的年代和流行的地區

關於這部史詩產生的年代,眾說紛壇。已故的蘇聯科學院院士科津等學者斷定它產生於15世紀;蒙古學者巴·索德那木和捷克斯洛伐克學者帕·帕兀哈認為,它產生的時代早於15世紀,大約從13世紀開始出現,到17世紀時,主要部分業已定型。中國的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見解,有的說它是原始社會的作品,有的則認為它最初產生於原始社會,流傳到明代便基本上定型了。

關於《江格爾》的產生和流傳地區,其說也不一。一種觀點認為,它最初產生在中國新疆的阿爾泰山一帶蒙古族聚居區。近幾年在新疆發現的大量材料,進一步證實了上述觀點的可靠性。《江格爾》至今仍在新疆各地的蒙古族人民中間廣為流傳。也曾在蘇聯的卡爾梅克人中流傳。現今的卡爾梅克人,是17世紀初從中國新疆遊牧到伏爾加河下游定居的蒙古族衛拉特部的後裔。隨著衛拉特人的遷徙,《江格爾》便傳播到俄國的伏爾加河下游。這部史詩在蘇聯的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圖瓦自治共和國、阿爾泰地區,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都有一定的影響。

史詩的故事內容

《江格爾》是由數十部作品組成的一部大型史詩,除一部序詩外,其餘各部作品都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可以獨立成篇。其中,有些作品在故事情節方面有一定的聯絡,但大多數作品的情節互不連貫,這些作品很難找出它們的先後順序。貫串整個《江格爾》的是一批共同的正面人物形象。

《江格爾》的開篇是一部優美動聽的序詩。它稱頌江格爾的身世和幼年時代的業績,謳歌江格爾象天堂一樣的幸福家鄉寶木巴地方和富麗巨集偉的宮殿,讚揚江格爾的閃射著日月光輝的妻子和智勇雙全、忠誠無畏的勇士們,介紹了《江格爾》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並且揭示了全書的主題思想,是這部史詩的楔子。《江格爾》的故事繁多,歸納起來大致有三大類作品,即結義故事、婚姻故事和征戰故事,以後一類故事最為常見。

結義故事

敘述的是《江格爾》中的英雄們經過戰場上的交鋒,或者各種考驗終於結為情同手足的盟誓弟兄的事蹟。譬如,“阿拉譚策吉歸順江格爾之部”:5歲的小英雄江格爾被大力士西克錫力克俘獲後,西克錫力克發現江格爾是個命運非凡的帥才,怕他日後統治天下,就企圖害死他。可是,西克錫力克的兒子5歲的洪古爾用自已的生命保護了他。接著,西克錫力克派江格爾去搶奪老英雄阿拉譚策吉的馬群。在趕回馬群時,江格爾中箭不省人事。阿蘭扎爾駿馬把他帶回西克錫力克的門前,西克錫力克此時正要出獵,就叫妻子處死江格爾。洪古爾懇求母親不殺江格爾,並用法術治好了江格爾的箭傷。於是,洪古爾和江格爾便結為最親密的弟兄。西克錫力克多日不歸,他倆出外尋找,發現西克錫力克被扣於阿拉譚策吉的牧場。阿拉譚策吉看出洪古爾和江格爾結為一體將無敵於天下,決心歸順他們。阿拉譚策吉便對西克錫力克說,江格爾7歲時將征服世上的妖魔鬼怪,統轄40個可汗的領地,名揚四海,威振八方。到那時,你要給他娶諾木·特古斯汗之女阿蓋·莎布達拉為妻,把自己的權力交給他。我將當他的右翼首席大將,洪古爾將當他的左翼首席大將。他會治理好家鄉,讓寶木巴興旺發達,繁榮富強。後來,西克錫力克果然讓江格爾掌握了寶木巴的一切權力。“洪古爾和薩布林的戰鬥之部”:鐵臂力士薩布林的父母臨終時叮囑他立即去投奔江格爾可汗,但他聽錯了雙親的遺言卻去尋找沙爾·蟒古斯,騎著栗色駿馬在荒涼的曠野中迷失了方向。此時江格爾正在宮中舉行酒宴,阿拉譚策吉提醒他應當儘速降伏薩布林。於是,江格爾便率部出發,他一聲令下,八千勇士立刻衝上前去。薩布林掄起八十一庹長的月牙斧,把勇士們打得人仰馬翻。正在這個緊急關頭,洪古爾從沉醉中醒來。他跨上鐵青寶駒趕到疆場,揮舞著陰陽寶劍向薩布林殺去。兩位英雄你砍我殺,互不相讓。最後洪古爾從馬背上提走薩布林,將他扔到江格爾身旁的黃花旗下。江格爾親自敷藥,治好了薩布林的傷口。薩布林甦醒過來後,一連三次宣誓:“我把生命交給你高尚的洪古爾,我把力量奉獻給榮耀的江格爾!”洪古爾也莊嚴宣誓,跟薩布林結為兄弟。回到宮中後,江格爾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向他們表示祝賀。

婚姻故事

通過江格爾及眾英雄娶親的各種經歷,展示出他們非凡的本領和高尚的品德。譬如,“洪古爾的婚事之部”:在一次宴會上,洪古爾請求江格爾賜給他一個妻子。江格爾親自去扎木巴拉可汗那裡求婚,要為洪古爾聘娶美貌的參丹格日勒。洪古爾去迎親時,參丹格日勒已和大力士圖赫布斯拜了天地。洪古爾盛怒之下,殺死了他們,然後跨上鐵青馬馳去。飛奔三個月後,洪古爾跟寶駒一起昏倒在荒野上,三隻黃頭天鵝飛來救活了他們。他們再往前跑三個月,大海擋住了去路,海中的鱘魚出來把他們送到了對岸。洪古爾繼續賓士,來到了查幹兆拉可汗的宮殿近旁。他十分疲憊,就變為一個禿頭兒,讓鐵青馬變成一匹禿尾小馬。江格爾見洪古爾娶親久無音訊,就出外尋找,來到查幹兆拉可汗的領土上正巧與洪古爾相遇。原來可汗的女兒哈林吉臘早已愛上洪古爾,正是她變成天鵝、鱘魚拯救了洪古爾。江格爾為洪古爾聘娶了哈林吉臘公主,一同返回故鄉寶木巴。又如,“薩里亨·塔布嘎的婚事之部”:江格爾在高聳入雲的宮殿裡舉行宴會時,阿拉譚策吉提出應當請鎮壓四面八方的蟒古斯的英雄洪古爾來共享歡樂,江格爾便派薩里亨·塔布嘎去請洪古爾。到了洪古爾的家裡,他向洪古爾說明來意後,表示還要到太陽落的地方去娶陶爾根·昭勞汗的女兒。出發時,洪古爾和勇士們都為他送行。薩里亨·塔布嘎跨著駿馬踏上陶爾根·昭勞汗的領土後,首先擊退了向他進攻的大黑種駝和白鼻樑的紅色母駝,接著又戰勝了阿爾海和薩爾海兩位勇士,後來還打死凶悍的勇士道格森·哈爾。快到陶爾根·昭勞汗的宮殿時,他變成一個禿頭兒,他的駿馬變成一匹長癩的小駒。當他來到可汗的宮殿時,只聽見陶爾根·昭勞汗正向各地來求親的英雄好漢宣佈:大家都去參加射箭、賽馬、摔跤三種比賽,誰獲得全勝我就把公主許配給誰。禿頭兒要求參加比賽,可汗心裡雖然很不樂意,也不好不讓他參加。開始比賽之前,可汗請卜卦人來算算是誰娶公主。卜卦人占卜後對可汗說,將要娶公主的是個禿頭兒。比賽開始了。射箭時,各地的英雄裹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48895.html' target='_blank' >煤核裁簧渲心勘輳詈筧猛和範渲辛恕H硎保和範鎰懦ゑ男【緣昧說諞幻K郵保和範焐蝦偷叵呂吹母髀酚忻乃郵紙狹浚閹且桓齦鏊さ膠茉逗茉兜牡胤健H直熱薊袷ひ院螅錆唷に幾祿指戳俗約旱腦病S謔牽斬ふ牙禿拱炎鈽〉吶綠馗す砼涓錆唷に幾攏薔儺辛聳⒋蟮幕槔瘛Ⅻ/p>

征戰故事

描繪的是以江格爾為首的英雄們降妖伏魔,痛殲掠奪者,保衛家鄉寶木巴的輝煌業績。譬如,“征服殘暴的西拉·古爾古汗之部”:得知江格爾可汗遠走他方,三十五勇士紛紛出走後,暴戾成性、險惡凶殘的西拉·古爾古汗便大舉進犯寶木巴地方。雄獅洪古爾隻身迎敵,最後不幸被擒。西拉·古爾古汗派人將洪古爾拖進幽深的地洞,投入血海,讓他受盡折磨。寶木巴地方遭到空前的浩劫,百姓們統統被驅趕到草木不生的沙原。江格爾漫遊天下,在青山南面的一座宮殿裡,遇到一位天仙似的姑娘。他倆結成親密的伴侶,生下一個男孩,起名少布西古爾。過了三天,這孩子便騎著江格爾的阿蘭扎爾駿馬上山打獵去了。有一次打獵時,他遇上阿拉譚策吉,老英雄讓他把一支箭帶去交給自己的父親。江格爾看到這支箭,想起昔日的榮譽,非常思念家鄉,立即返回寶木巴。可是,故鄉白骨成堆,滿目荒涼。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老人,探聽到洪古爾的下落。他毅然走進地洞,到七層地獄的血海里去尋找洪古爾。小英雄少布西古爾隨後也來到了寶木巴。他召集眾勇士共同對敵,除掉了萬惡的西拉·古爾古汗,解救了水深火熱中的百姓。江格爾衝進魔窟,把惡魔斬盡殺絕,取回洪古爾的遺骨,用如意神樹的葉子救活了洪古爾。江格爾和洪古爾回去跟眾人一道重建家園,寶木巴地方又像從前一樣繁榮富強。又如,“戰勝殘暴的芒乃汗之部”:芒乃汗派使者向江格爾提出五項屈辱性的條件,揚言如不應允便率領大軍進攻寶木巴。洪古爾挺身而出,發誓寧可在清泉邊灑熱血,在荒野裡拋白骨,也不去做奴隸。他單人匹馬衝入敵陣,奪了敵方的戰旗,殺死無數敵人。但因寡不敵眾,洪古爾身負重傷。這時江格爾帶領眾將趕來助陣。薩納拉、薩布林受傷後,江格爾出馬同芒乃汗激戰。江格爾一槍將芒乃汗挑起來,剛舉到空中時槍突然斷了。洪古爾連忙跳上去同芒乃汗肉搏,其他英雄也趕上前來,大家一起斬除了這個不可一世的頑敵。

史詩的藝術特色

《江格爾》這部蜚聲中外的著名史詩,卷帙浩繁,規模巨集大,廣泛地反映了它從最初產生到定型之前各個歷史時代的社會生活和人民群眾的思想願望。這部具有強烈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的大型史詩,揭示了一個偉大的真理:出類拔萃的英雄人物和全體人民群眾同心協力,緊密團結,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就能克敵制勝,保衛家鄉,建立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這便是《江格爾》通過一系列瑰麗多彩的畫卷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江格爾》成功地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反面形象各部並不一致,幾乎每部作品都各有一種敵人;但整個史詩裡出現的正面形象卻是一致的,主要的正面人物是寶木巴的首領江格爾可汗及其將領阿拉譚策吉、洪古爾、古恩拜、薩納拉、薩布林、明彥、哈布圖、凱·吉拉乾等。這些理想化的正面形象大都是半人半神式的英雄。他們一方面有著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稟性特徵,又有著天神的非凡的智慧和本領。這些英雄不但具有疾惡如仇,勇猛善戰,忠於家鄉,忠於人民的共同性格特徵,而且具有比較鮮明的個性特徵。他們大致可分為幾種不同型別的人物形象:江格爾是一個軍事領袖的典型,他在寶木巴地方起著締造者、組織者和領導者的作用;阿拉譚策吉和古恩拜是智慧的化身,他們在寶木巴處於軍師和謀士的地位;洪古爾、薩布林、薩納拉是衝鋒陷陣的猛將,他們往往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人物;吉拉幹是一位能言善辯的宣傳鼓動者,美男子明彥負責外交、禮賓活動,江格爾的馬伕寶爾芒尼主管交通、後勤事務。不僅如此,即使那些性格相近的人物也各有特點。例如,洪古爾、薩布林、薩納拉三員猛將,一個大公無私,一個忠誠老實,一個有時不免計較個人名譽、地位,在性格上仍有一定的差異。此外,《江格爾》還較為出色地刻畫了一些普通勞動者的形象,在藝術創作方面也是別具匠心的。

《江格爾》是在蒙古族古代短篇英雄史詩的基礎上形成的。它繼承、發展了蒙古族古代民間創作的藝術傳統和藝術手法,語言優美精練,想象大膽奇特,擅長誇張、渲染,以富於浪漫主義色彩著稱。它還博採蒙古族民間文學中的各種韻文樣式 (包括民間歌謠、民間敘事詩、祝詞、讚詞等)在藝術上的特點、長處,用以增強表現力,達到了蒙古族傳統民間韻文創作的一個高峰。它是蒙古族民間文學的一個瑰寶,在蒙古族文學發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國內外蒐集與出版

195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邊垣編寫的《洪古爾》一書,這是在中國第一次出版的《江格爾》部分內容的漢文改寫本。1958年在呼和浩特,1964年在烏魯木齊先後用蒙古文出版了《江格爾傳》,其中收有1910年以前在俄國出版的《江格爾》的13部作品。1978至1982年,在新疆蒙古族地區蒐集到的《江格爾》共有47部,長達7、8萬詩行。其中,先後印成書的共計32部。1980年出版的15部是:阿拉譚策吉和薩納拉戰鬥之部,洪古爾和薩布林戰鬥之部,洪古爾征服蟒古斯三兄弟之部,洪古爾擊敗庫爾勒·佔巴拉汗之子之部,征服哈爾·桑薩爾之部,薩里亨·塔布嘎的婚事之部,洪古爾的婚事之部,洪古爾活捉冬希烏爾·格日勒蟒古斯之部,汗希爾·寶東之部,征服瑪拉·哈布哈之部,洪古爾征服蟒古斯布林古特汗之部,征服哈爾·特布赫圖汗之部,吉拉幹擊敗沙爾·格日勒汗之部,小英雄霍順烏蘭、哈爾吉拉幹、阿里亞雙合爾活捉巴達瑪烏蘭之部,霍順烏蘭的婚事之部。1982至1983年付印的17部(資料本)是:西克錫力克與孤兒江格爾相遇之部,江格爾接受西克錫力克的領地之部,烏瓊·阿拉德爾可汗的孤兒命名為江格爾之部,征服阿拉坦·索耀汗之部,江格爾之子阿爾巴斯·哈爾活捉鄂爾古·孟根·特布赫汗之部,江格爾掌管西克錫力克的大印之部,包爾·芒乃征服杜希·芒乃汗之部,洪古爾尋找伯父之部,江格爾向洪古爾之子霍順烏蘭授印之部,洪古爾鎮壓道克欣·哈爾蟒古斯之部,洪古爾征服格稜·佔巴拉汗之部,英雄薩布林娶那仁達賴汗之女諾木圖古師之部,洪古爾娶阿拉奇汗的女兒之部,西克錫力克的婚事之部,洪古爾同兒子霍順烏蘭奪取蟒古斯領地之部,小勇士巴特哈那鎮壓耀溫·烏蘭蟒古斯之部,道克欣·沙爾·布林古特之部。198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江格爾》(15部)的漢文譯本。

在國外,19世紀初,俄國首次蒐集、出版了《江格爾》的一些部分。最早蒐集並向歐洲介紹這部史詩的是貝克曼。他從卡爾梅克人當中採錄到《江格爾》的個別片斷,旋即將它們譯為德文於1804至1805年在里加發表。後來,俄國學者阿·鮑波洛夫尼科夫於1854年用俄文發表《江格爾》的另外兩部。克·郭爾斯頓斯基於1864年用託忒蒙古文刊印了西拉·古爾古汗之部和哈爾·黑納斯之部。弗·科特維茨於1910年又用託忒蒙古文刊印了鄂利揚·奧夫拉演唱的《江格爾》(10部)。1978年在莫斯科出版的阿·科契剋夫編的《江格爾》,收入先後在俄國、蘇聯記錄的作品25部(包括異文),共約25000詩行。蒙古人民共和國出版的有《史詩江格爾》(1968)和《名揚四海的英雄洪古爾》(1978),共收入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記錄的25個片斷(包括不少重複的故事)。《江格爾》除蒙古文版本外,在國外還有德、日、俄、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愛沙尼亞、圖瓦等多種文字的部分譯文。研究“江格爾”已形成為一門世界性的學科。在蘇、蒙、匈、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英、 美、法、芬蘭等國都出版過不少《江格爾》的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