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商業票據

[拼音]:molun

壯族曲種。用壯語演唱的一種坐唱曲藝形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靖西、德保、那坡等縣農村。末倫是在“巫婆調”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末倫以唱為主,唱腔有靖西的上甲調與下甲調,德保的北路調與南路調,共 4種。唱詞句式有五言、七言及五、七言合用等數種,以七言句為多見。它的押韻方法不同於漢族曲藝唱詞的“尾字韻”,而是押“腰腳韻”。例如:“禾苗茁壯喜陽光,百花怒放愛春風”,下句中間的“放”字與上句的末尾“光”字一個韻。再如下甲調的唱詞是七言六句為一段,上句末尾一字與下句第五字押一個韻,如“反動派統治殘酷,對壯人狠毒賽狼。來了共產黨解放,倒盡黃連湯翻身。壯鄉四季春換顏,恩情記心間不忘”。前五個字有個完整的意思,後兩個字加以概括並加重句氣。末倫的伴奏樂器以小三絃為主,演員自彈自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增加了馬骨胡、葫蘆胡等壯族樂器。末倫傳統唱詞內容多為壯族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也有移植過來的漢族書目,如《文龍與肖尼》、《吳忠的故事》、《毛洪玉英》、《山伯英臺》、《秦香蓮》等。新書目有《黃連變甘草》、《送子參軍》、《懷念周總理》等。(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