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集
[拼音]:Sajiapai
中國藏傳佛教宗派。薩迦,藏語意為白土,因該派主寺薩迦寺所在地土色灰白,故名。又因此派寺院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條,俗稱花教。
該派創立於11世紀,創始人昆·貢卻傑布。其後,教主由昆氏(《元史·釋老傳》作款氏)家族世代相傳。貢卻傑布曾從卓彌譯師學法,宋熙寧六年(1073)在今西藏薩迦奔波日山建薩迦寺傳教。其子貢噶寧布,20歲即任薩潼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4302.html' target='_blank' >人倫〕幀K鷓гㄉ睿┪哦嗖牛蚴垢門商逑等妨ⅲ屏Ψ⒄梗懷莆叭鍘保ㄒ饢擾紗笫Γ⒆鷂叭任遄妗鋇某踝妗9備聊加興淖櫻巫鈾髂獻文討魅人攏俏榷妗H釉圖嵩尬熱媯匝鮮亟瀆芍K淖穎辭瘴植嘉闖黽遙櫻ぷ尹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2256.html' target='_blank' >薩班·貢噶堅贊廣學佛教經論,通曉五明,因而得“班智達”(大學者)稱號。次子桑擦·索南堅贊之長子即發思巴(本名羅追堅贊),為薩迦五祖。1251年,發思巴與忽必烈會見於六盤山。1253年即隨侍忽必烈。1260年忽必烈即位後,被封為國師。1264年以國師身份領總制院(1288年改稱宣政院,為元朝管理全國佛教和藏族地區政務的機關)事。1265年返藏,1268年劃分衛藏13萬戶,建立薩迦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權。1270年以創制蒙古新字(即發思巴蒙文)有功,封帝師,升號大寶法王。1280年逝世後,由其異母弟仁欽堅贊(《元史》作亦憐真)嗣帝師位,以後歷代相傳,形成元代帝師世系。
14世紀中,該派在政治上失勢,其地位被噶舉派帕竹支系所取代。但自14世紀後半期起,該派又出現知名學者多人,使教法得以維持並有所發展。在顯宗方面以雅處·桑吉貝和絨敦·瑪微僧格兩人最為著名。在密宗方面有俄爾巴·貢噶桑布和宗巴·貢噶南傑,被稱為俄、宗二師或“二貢噶”。也有人認為密宗的代表人物應是雅、仁二師。雅即雅處·桑吉貝。仁,為仁達哇·宣奴羅追,此人學識豐富,宗喀巴及其弟子賈曹傑、克主傑,都曾從他學習。中觀學說自他開始逐漸受到藏傳佛教各宗派的重視,中觀應成派,本來已漸衰微,經過他的努力,始得以重新發展,後為格魯派奉為中觀正見。
在佛教哲學上,該派學者的見解頗不一致,如薩班、絨敦等多人持中觀自續派見解,仁達哇則屬中觀應成派,釋迦南傑起初是中觀見,後轉為唯識見,又轉為覺囊派的他空見。即以此派特別推重的“道果”教授而言,解釋也存在分歧。
該派於1550年在四川德格貢欽寺設德格印經院,刊刻藏傳佛教經書、各宗派重要著述、曆法及醫藥等書1000餘種,對儲存藏傳佛教文化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