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芭蕾舞團
[拼音]:liang ci shijie dazhan zhijian de zibenzhuyi jingji
[英文]:capitalist economy in the inter-war period
指1919~1939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體上經歷了三個時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初期,20年代相對穩定時期,30年代嚴重危機和蕭條時期。
第一個時期(1919~1923)
資本主義基礎受到深刻震盪的時期。原各交戰國家的經濟,或者經過一個短暫的通貨膨脹景氣後發生了經濟危機,或者陷入了混亂殘破狀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歐洲各國的經濟已受到嚴重破壞,機器裝置失修,基本建設停頓,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生產都大為縮減。農業中機械和牲畜缺乏,農產品收成下降。這種情況使各種商品的供應一時不能應付市場需求,從而使未遭到戰爭破壞的美、日等國的生產得以維持在戰時的高水平上。但是,隨著戰後各國人民貧困化的加深和歐洲國家生產的初步恢復,各國已有的巨大生產能力終於超過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狹窄範圍。1920年,當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剛恢復到接近戰前水平時,便爆發了經濟危機。
1920~1921年的經濟危機是戰後的首次世界經濟危機。這次危機雖然為期不長,但其破壞性卻相當嚴重,對重工業主要部門的打擊特別厲害。危機期間,世界煤和生鐵產量分別下降14.2%和40.1%。與此同時,還發生了第二次慢性世界農業危機。
這次經濟危機主要波及美、英、日和其他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危機期間,美國加工工業產值下降22.6%,採礦業產值下降19.5%,煤、生鐵和鋼產量分別下降27.5%、54.8%和53.1%。英國煤產量下降28.9%,生鐵和鋼產量分別下降67.4%和59.2%,造船(噸位)下降68%。日本工業總產值下降19.9%,採礦業總產值下降48%,煤和生鐵產量分別下降16.1%和16.7%,造船(噸位)下降88.2%,機器製造工業產值下降55.9%。法國因戰時遭受的破壞特別嚴重,恢復工作量較大。德國則因戰敗後割地賠款,戰後初期國民經濟還一直處於殘破混亂狀態,1923年工業生產猛烈下降,最嚴重時只有1/7的工業企業勉強開工,數百萬失業者躑躅街頭,銀行信貸體系瀕於解體,併發生了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貨膨脹危機,貨幣數量比戰前增加17000億倍以上,紙馬克事實上成了廢紙。
第二個時期(1924~1929)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和政治相對穩定時期。其特點是,資本主義各國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和一定的發展,甚至出現了某些高漲。
使經濟得到相對穩定的因素主要是:為彌補戰時嚴重損耗,進行了大量的固定資本更新;在國內外市場劇烈競爭的刺激下,生產中廣泛採用了新技術,一系列新工業部門(如汽車、電氣、化學、人造纖維等)得到了較快發展;資本主義各國,特別是美國和德國,大力推行所謂產業合理化,加強剝削工人,提高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效率。此外,在一些國家(如日本)中,公開或祕密的擴軍備戰活動也人為地刺激了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生產的增長。這一時期各國先後恢復了金本位制,穩定了通貨,國際貿易總量也超過戰前水平,有了一定的擴大。
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也暴露了它的侷限性和不穩固。主要表現在:工業企業經常開工不足,存在大量失業常備軍(1929年危機前夕資本主義世界失業人數超過1000萬人);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有時被區域性的下降或停滯所中斷(美國工業生產在1924和1927年曾兩度出現下降);農業陷入慢性危機而不能自拔,農產品相對過剩的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業增長和民族解放運動發展的影響下,世界市場問題日益尖銳化,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貿易額的增加,遠遠落後於其生產量的增長;各國勞動群眾由於壟斷資本的加緊剝削,生活停留在戰前的水平。這樣,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狹小容量,愈來愈和盲目擴大的生產發生尖銳的矛盾,危機因素加速成熟起來。
第三個時期(1929~1939)
資本主義的相對穩定遭到破壞、經濟危機空前嚴重時期,也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得到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各種經濟、政治矛盾極端尖銳的年代。
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是從美國開始的。它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是資本主義歷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經濟危機。危機期間,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生產劇烈下降,其中美國、德國縮減一半以上,倒退到20世紀初甚至19世紀末的水平。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失業人數,高達3000~4500萬人,有些國家的失業率達到30~50%。農業危機也空前尖銳,農產品大量“過剩”,價格急劇下跌,與工業危機相互交織,相互激盪。在危機期間,世界貿易額比工業生產減縮得更為猛烈。1931~1933年歐美各國還先後爆發了深刻的信貸貨幣危機。大批銀行紛紛倒閉,整個信貸制度瀕於崩潰,並先後廢止金本位制,實行貨幣貶值。在危機年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經濟,由於宗主國竭力轉嫁危機,所受的打擊尤為慘重。這些地區出口的農產品、原料的價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更趨惡化。
危機給各國勞動群眾帶來了難以置信的災難。罷工運動、示威遊行以及農民鬥爭重新高漲起來。為了維護壟斷資本的統治,鎮壓人民的革命鬥爭,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大力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些國家同時實行法西斯專政,並把國民經濟轉上軍事化的軌道,加緊準備和發動侵略戰爭。在美、英、法等資產階級民主國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主要表現在國家對經濟進行“反經濟危機”的“調節”,其突出代表是美國總統F.D.羅斯福(1882~1945)的新政實驗(見羅斯福新政)。在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則全力發展軍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妄圖從發動新的大戰中尋找出路(見法西斯德國的軍事統制經濟)。
但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沒有也不能根治資本主義經濟的痼疾。1929~1933年的危機過去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陷入了特種蕭條,即未導致工業重新高漲的經濟蕭條。整個說來,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約到1936年前後才有所好轉。但從1937年起,美、英、法等國又爆發了新的經濟危機,即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來勢很猛,危機期間,美國工業生產下降近1/3,加工工業開工率不到 2/3;英、法兩國工業生產各下降1/10左右。資本主義世界的失業工人總數,1938年達到1800萬。只是由於新的世界大戰的迫近,危機才未繼續下去。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由於加緊擴軍備戰條件下軍事化經濟的畸形發展,沒有正式爆發經濟危機。
30年代嚴重的經濟危機和蕭條,進一步激化了資本主義的各種深刻矛盾。隨著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統治和剝削的加強,勞動群眾的狀況日益惡化,各國勞動人民通過不同形式持續進行了反抗鬥爭。在外國資本勢力的加緊控制和掠奪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農業繼續片面發展一種或幾種出口作物,從而加深了這些國家作為帝國主義的農業──原料附庸的性質,遭受帝國主義不等價交換的沉重剝削和轉嫁危機的災難性打擊。這一段時期有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如印度、中國等)的民族工業,雖然有一定發展,但都是片面的、畸形的,而且在外國資本的阻撓和打擊下,時刻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同帝國主義者的矛盾不斷加深,他們進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鬥爭不斷向前發展,這標誌著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已經面臨深刻的危機。
兩次大戰之間,由於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也日趨尖銳。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發橫財的美國,到20年代末達到它發展的高峰,1929年它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量中佔了一半。但到30年代,在深刻的經濟危機和蕭條的打擊下,它的經濟地位顯著削弱。英國經濟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開始衰落,長期基本上處於停滯不振狀態。法國在20年代工業增長較快,但在30年代經濟危機加深條件下,它的經濟情況日漸惡化。德國在20年代由於道威斯計劃和美國資本的扶助,經濟恢復發展較快,迅即趕過了英、法,30年代雖受到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但自法西斯上臺後,通過擴軍備戰和全力推行經濟軍事化,經濟軍事實力有了較大增長。在此期間,日本的經濟軍事實力,也因大搞擴軍和侵略戰爭而有了顯著上升。這種實力地位的變化,必然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空前激化起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經過重新組合之後,終於形成了尖銳對立的兩大帝國主義集團:一方是德、日、意法西斯國家的軸心國集團,另一方則是英、法、美等國的同盟國集團。隨著德、意、日法西斯國家對外擴張的極度加強,終於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