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M分析
[拼音]:hulusheng
自由簧管氣鳴樂器。流行於中國彝、拉祜、傈僳、納西、佤、恕、苗等少數民族中。據1957年以來在雲南省晉寧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等地古墓群發掘出的葫蘆笙推斷,至少有2500多年曆史。唐人樊綽在《蠻書》中說:“少年子弟墓夜遊閭巷,吹壺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葫蘆笙有4~7管多種,其中以5管最普遍。
葫蘆笙以葫蘆為笙鬥,上插5~7根管狀笙苗,笙苗下部(在鬥內)嵌有長2釐米、寬0.2釐米竹或銅質簧片(自由簧),中部烙有按孔;笙苗下端通底,亦為按孔之一。笙苗頂端尚套有1~2個葫蘆,起共鳴作用。笙鬥另接竹管為吹口。演奏時,雙手抱笙、按孔,吹氣吸氣皆可發音。發音原理同笙。
葫蘆笙每管可發2~3音。能奏雙音及3~4音的和絃。用持續低音和高音八度和絃的固定節奏或音型伴奏,是葫蘆笙音樂中的常用手法。葫蘆笙的底孔尚可演奏滑音、顫音。
葫蘆笙分高音、中音、低音 3種。高音葫蘆笙音色明亮清脆,中音圓潤柔和,低音渾厚低沉。葫蘆笙為自然七聲音階樂器。音管排列各地不一,調亦不同。音域因管的多寡而異:四川涼山彝族7管葫蘆笙為戇B調,音域為戇b~f2;雲南的佤族葫蘆笙音階為D調,音域為#c1~d2;改革後的葫蘆笙為10管,以木質笙鬥,音管上加共鳴器,音域擴充套件為g~f2。
葫蘆笙常用於獨奏和為舞蹈伴奏。彝、拉祜、哈尼、佤、傈僳、納西族的“打歌”、“跳歌”、“踏歌”等舞蹈,均用葫蘆笙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