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卡利翁

[拼音]:Di-san Guoji

[英文]:Third International

1919~1943年共產黨的國際聯合組織。正式名稱為共產國際。

建立和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第二國際的破產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推動了歐美無產階級革命和東方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一些國家相繼出現了共產黨和共產主義小組。在新的形勢下,В.И.列寧親自領導籌建新的國際組織。1918年11月,由俄國布林什維克發起在彼得格勒召開了歐美各國左派社會黨人代表會議,決定籌建第三國際。1919年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8個共產黨、共產主義小組和左派社會黨的代表會議,發出了召開第三國際成立大會的邀請書。同年3月2~6日,在莫斯科舉行共產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有歐、亞、美21個國家30多個政黨和左派組織的52名代表參加。東方國家代表以觀察員身份列席。中國工人組織的列席代表是劉紹周和張永奎。列寧主持大會並作了《關於資產階級民主與無產階級專政的提綱和報告》,大會通過了宣言和行動綱領,宣告共產國際正式成立。選出了由列寧等5人組成的執行局和以Г.E.季諾維也夫為主席的執行委員會。總部設在莫斯科。

第三國際是統一的世界共產黨,各國共產黨作為它的支部,直接受它領導。它是高度集中的領導中心,統一領導各國革命運動,各國黨必須執行它的決定。它有權決定各國黨的路線、策略和各國黨的領導人,可以否定或修改各國黨的決定,開除和解散任何一個支部,向各國黨派出常駐代表。先後參加第三國際的有70多個共產主義政黨和組織,黨員數量達400多萬人,其活動遍佈世界五大洲的7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主要活動和作用

第三國際在其存在的24年中,共召開過7次代表大會和13次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它的活動大體分為三個時期:

(1)從1919年3月成立到1924年第 5次代表大會前為前期。這一時期,列寧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的方向,批判了K.考茨基等人超階級的民主觀,批判了以德國共產主義工人黨和荷蘭《論壇派》為代表的“左”傾思潮,推動了各國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2)從1924年第5次代表大會到1935年第7次代表大會為中期。這時共產國際領導上“左”傾錯誤更加滋長。首先是對世界資本主義出現相對穩定、革命走向低潮的形勢作了錯誤估計,認為資本主義總危機將進一步加深,無產階級革命將很快勝利,導致了一些國家共產黨的“左”傾錯誤,給革命造成嚴重損失。其次,在統一戰線策略上實行“左”傾關門主義,把社會民主黨同法西斯主義相提並論,並加以排斥和打擊。否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拒絕與它們結成同盟。第三,把蘇聯黨內反右傾鬥爭擴大到共產國際各國黨內,使各國黨的組織和工作遭到嚴重損失。這一時期也是領導人多次變動時期。1926年第三國際解除了季諾維也夫執委會主席職務,並取消了這一職務。1928年“六大”上選舉Н.И.布哈林負責主持政治書記處的全部工作。1929年布哈林被解職。後由Б.Μ.莫洛托夫、О.Б.庫西寧和И.А.皮亞特尼茨基組成的三人委員會負責第三國際的領導工作。1934年4月Г.季米特洛夫被選為執委會政治書記處書記。1935年“七大”上,將政治書記處書記改為總書記,仍由季米特洛夫擔任。

(3)從1935年第7次代表大會到1943年解散為後期。在季米特洛夫領導下,第三國際糾正了一些“左傾”錯誤,確立了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在反法西斯鬥爭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把蘇聯共產黨的經驗教條化、神聖化、強加於其他國家的傾向,對各國黨內事務和各國革命干涉過多,使蘇聯共產黨(布)和各國黨之間關係不正常。

共產國際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捍衛和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領導歐美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促進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支援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反對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幫助各國共產黨成長壯大等方面,有過重大貢獻。隨著國際形勢和各國共產黨的成長,共產國際這種高度集中的組織形式已不能適應形勢的要求,甚至影響到各國黨的獨立自主和平等關係。為了更有效地領導和組織當時面臨的反法西斯鬥爭,經多數國家共產黨同意,共產國際於1943年6月10日正式宣告解散。

參考文章

第三國際的由來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