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
[拼音]:shehui xuexi lilun
[英文]:social learning theories
從古典學習理論發展而來、用以解釋人的社會行為的理論。由於И.Π.巴甫洛夫的和新老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主要是以動物實驗為依據的,應用到為人類有一定的差距,於是出現社會學習理論。最早提出社會學習概念的是J.多拉德和N.E.米勒。而提出全面的社會學習理論的應首推J.B.羅特。他的社會學習理論形成於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其代表作是1954年出版的《社會學習與臨床心理學》和60年代出版的《人格社會學習理論的應用》。A.班杜拉於60~70年代補充和發展了羅特的社會學習理論,解釋了人們在社會情境中獲得各種複雜社會行為的方式,而這正是羅特的理論所缺乏的。班杜拉的代表作是1963年出版的《社會學習和人格發展》和1977年出版的《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成為當代社會學習理論的代表。
多拉德和米勒的社會學習理論
多拉德和米勒認為人的模仿學習遵循以下的過程:示範者的行為成為某種可被辨別的線索,它引起觀察者內部與此線索相應的反應,隨即產生驅力,驅動觀察者模仿示範者的行為。觀察者的模仿行為如果得到正的酬賞,其內驅力會下降,觀察者以後在類似情景中會再次做出模仿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強化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一方面,示範者的行為如果沒有得到正的酬賞,或是得到的很少,他的行為就不能作為特殊線索在觀察者內部引起反應,或是引起的反應較弱,致使隨後產生的模仿驅力也就較弱;另一方面,觀察者如果做出模仿示範者行為的反應之後,沒有得到正酬賞,這種反應就不會被保持。這種觀點主要側重於模仿過程,而未能說明新行為是如何習得的。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與前人的觀點不同,班杜拉認為強化對模仿學習不具有決定作用,只是對習得的行為反應再現起易化作用。班杜拉認為模仿學習是這樣的過程:觀察者以整體知覺的方式觀察到示範者在一定情景中對某一刺激物做出的反應,這個過程今後以表象的方式在觀察者意識中再現,同時他利用語言符號系統對其進行思維表徵,大大地易化了他對該情景中特殊刺激物與示範者反應之間聯絡的認識以及對示範者反應細節的掌握。這樣,觀察者若在類似的場景中遇到類似的刺激,即使示範者不在場,他也能獨立地完成他從示範者那裡習得的反應。班杜拉特別強調人通過語言符號作用發現和掌握刺激與特殊反應之間的聯接,並在以後的適當場合再現這些聯接,而反應與強化之間的聯接不是模仿學習的關鍵所在。
按班杜拉的觀點,人通過模仿進行社會學習可獲得幾種效果:
(1)示範效果:指觀察者通過觀察示範者的某種新奇行為活動從而掌握新的行為模式。這種學習不僅使觀察者學會行為反應本身,而且掌握做出這種行為的適當場合。因為,人具有使用語言符號的能力,對行為模式掌握的過程是在內部完成的,無需“嘗試錯誤”。
(2)抑制和去抑制效果:所謂抑制即指觀察者發現示範者的某種行為反應獲得負的強化結果,觀察者自己以後也會減少這種行為反應;去抑制則反過來,觀察者發現示範者做出某種被社會道德規範禁止的行為時,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卻得到酬賞,他今後做這種負性行為的可能性會增加。班杜拉用“替代性強化”這個概念說明這一過程:雖然觀察者沒有親自接到酬賞或懲罰,但示範者的結果被他(她)替代性地體驗到了,原情景中對示範者起作用的特殊刺激對觀察者而言獲得了經典條件化性質。以後,當他自己做出與此替代性強化結果有關的行為時,不必經過“嘗試錯誤”階段。
(3)易化反應效果:示範者的反應成為觀察者的辨別性刺激,它使觀察者類似的本已掌握的行為更容易發生。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側重於個體認識活動的作用,這種認識活動通過表象和語言編碼被貯存下來。這個理論體現了班杜拉的基本傾向。他認為人具有主動性,有選擇和自我調整的能力;而且,他比較面向現實,將理論與現實問題的解決相結合。班杜拉等人圍繞這一理論做了大量的實驗研究並獲得相當豐富的結果,這些結果不僅被用來證明理論,也被用於說明和指導當代人的社會生活,如人的侵犯行為,順從現象,電視宣傳的效果等等。
羅特的社會學習理論
羅特認為,所以稱其為社會學習理論是因為它強調基本行為模式是在社會情境中習得的,是與要求滿足的需要和以他人為中介緊密聯絡在一起。這個理論的特點是用強化變數和認知變數以及效果率說明觀點。羅特利用4個基本概念:
(1)行為潛能(BP),行為包括運動、認知活動、語言和情緒反應等;
(2)期望(E),主體關於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行為將引起特定強化的可能估計;
(3)強化值(RV),等概率下對某個強化的喜愛度;
(4)心理情境。他根據這4個變數的關係,提出如下公式:
公式說明:在情境1和強化a下x行為產生的潛能等於在情境1中x行為產生後強化a出現的期望和在情境 1中強化a的值的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