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1136~1184)

[拼音]:Shennongjia linqu

[英文]:Shennongjia Linqu

中國著名原始林區之一,湖北省最大自然保護區所在地。位於省境西部,西南與四川省相鄰。面積3253平方公里,人口7.73萬。以境內大、小神農架山得名。原分屬房縣、興山縣、巴東3縣。1970年劃出,成立省轄神農架林區。林區政府駐松柏鎮。1988年改為省直轄行政單位。

神農架位於大巴山東段,多由石灰岩、砂岩等沉積岩組成。地質構造上屬燕山期大巴山褶皺帶,岩層紊亂,節理髮育,因受長期侵蝕切割,形成山川交錯、谷深壁陡的地貌形態,多“V”形峽谷。除河谷平壩地區外,海拔多在1200米以上,2500米以上山峰有30餘座,譽為“華中屋脊”,最高峰神農頂3105.4米,有“華中第一峰”之稱。神農架為湖北省境內長江和漢江的分水嶺,南入長江的香溪河,北入漢江的堵河、南河、均源於此。氣候溫暖溼潤,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多集中7、8、9月,氣候垂直變化明顯。

神農架當中國東西與南北植物區系的交接處,植物區系成分複雜而古老。林區植物約有166科,765屬,近2000種,單種屬和古老種屬佔較大比例,如紫荊、青檀、香果樹、大珙桐、鐵堅杉、紫檀、黃杉、楠木、黃楊木等。神農架的植物分佈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特徵,海拔1000米以下是以櫟類、馬尾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和油桐、杜仲、桂竹、水竹、茶樹等經濟林帶;1000~1700米是以泡桐、栓皮櫟、茅慄為主的常綠闊葉和落葉闊葉林帶和核桃林;1700~2200米是以華山鬆、銳齒櫟、山毛櫸為主的亮針葉、落葉闊葉林帶和漆樹林;2200米以上是以冷杉為主的暗針葉林帶,並生長有箭竹林。神農架是湖北省重要林區,也是中國自然封閉較好的原始林區,森林覆蓋率達68.5%,木材蓄積量約1600多萬立方米,佔湖北省總蓄積量的35%,主要分佈在大、小神農架、酒壺坪、田家山、尼叉河、東溪、紅花坪、木魚坪等地。藥用植物有1200多種,是湖北省中藥材主要產地,每年可提供藥材近 500萬千克,以黨蔘、黨歸、黃連、丹皮、獨活、黃芪等產量最多。

林區野生動物種類多。列為國家保護物件的有金絲猴、金錢豹、毛冠鹿、紅面猴、蘇門羚、雲豹、驢頭狼、小靈貓、神農鼯鼠、大鯢等20多種,還有白熊、白金絲猴、白蘇門羚、白蛇等。湖北省於1980年將大、小神農架主峰周圍和老君山一帶闢為森林和野生動物型別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800平方公里。1982年改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1年5月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網。神農架是湖北省以科學考察和探索大自然為主的著名風景旅遊區。

參考文章

神農架林區(Shennongjia Linqu)的由來中國地理神農架林區(Shennongjialinqu)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