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本,W.P.
[拼音]:neiquli
[英文]:drive
驅使有機體產生一定行為的內部力量。與它相對應的概念是誘因。內驅力一詞是R.S.伍德沃思於1918年首先提出來的,以表示激起行為機制的原動力。
內驅力與內穩態及需要有密切關係,動物必須保持機體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才能維持生命。例如,細胞內外水的滲透壓應當平衡,血液中的糖分和其他營養物質以及各種激素都要保持一定的水平等等。這種機體內部相對穩定的狀態稱作內穩態。若內穩態遭到破壞,如營養物質不足,就會產生求食的需要,驅動求食的行為傾向,以恢復內穩態。支配這種行為傾向並有方向性地、持續地驅動有機體產生求食行為的內部力量也就是內驅力。求食的需要之所以成為激起求食行為的內驅力,還依賴於有機體內外的其他因素。在求食過程中,驅動求食行為的外部目標是食物,食物就是求食行為的誘因。內驅力存在於機體內部,誘因存在於機體的外部。內驅力和誘因相互作用而產生行為的全部過程稱作動機作用。因而,內驅力和動機往往被看作同義詞。
人的內驅力可分為兩大類:由飢餓等生理需要而產生的內驅力稱為第一內驅力,又稱基本的、原始的或低階的內驅力;由責任感等後天形成的社會性需要所產生的內驅力稱為第二內驅力,又稱社會的或高階的內驅力。一般說來,高階內驅力對低階內驅力起調節作用。
關於內驅力的神經生理基礎,一些生理心理學家認為,下丘腦有監視機體內部條件變化的中樞,稱為內驅力中樞。但近來有的學者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內驅力的產生皆可由內穩態的破壞來解釋。他們指出,神經系統特別是其高階中樞經常需要通過中腦網狀結構的啟用作用,來保持一定的興奮水平,超過或達不到這個水平,就將產生行動的要求。例如,興奮水平過高則會產生逃避刺激的傾向,興奮水平過低則會產生尋找刺激的傾向。此外,神經系統還需要經常接收一些與它以前經驗過的刺激模式相一致的刺激。如果缺少這類刺激或刺激不符合以前的模式,也可以產生改變這種環境的內驅力。這種內驅力因個體的經歷而異。
內驅力被看作一種媒介概念,在學習理論中有重要的作用。C.赫爾提出了內驅力減退說。他認為,行為傾向的強度決定於由學習所形成的刺激與反應之間聯結的強度,即決定於習慣的強度與內驅力。習慣強度的增大不是因為強化的作用,而是因為機體內驅力的滿足。他認為內驅力和情緒上的滿足與否是相互結合的,當有機體和周圍環境不相適應時,有機體內部便處於一種緊張驅動狀態,機體的所有習慣方式,只有在驅動狀態下才能夠被激起;而在緊張狀態減低後,則獲得愉快的滿足感,內驅力的力量也就會隨之減退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