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糖

[拼音]:erchasu

[英文]:catechin

又稱兒茶精。為黃烷醇的衍生物,分子式C15H14O6。兒茶素最初由兒茶中提出。為無色結晶形固體;能溶於水;其水溶液受熱或在無機酸存在下,容易聚合(見聚合反應)成無定形鞣質。兒茶素作為鞣質的前體,廣泛分佈於植物中,且常與相對應的黃酮類化合物共存。兒茶素的分子中有兩個手性(見手徵性)碳原子,故有四種立體異構體:(+)-兒茶素、(-)-兒茶素、(+)-表兒茶素、(-)-表兒茶素。

兒茶素類中其他化合物如沒食子兒茶素(又稱茶兒茶素)等也都有類似的立體異構體,它們在熱水溶液中容易發生差向異構化作用或變旋作用(見旋光異構)而相互轉化。兒茶素類在植物體中可遊離存在,或與糖(見碳水化合物)結合成苷或與有機酸縮合(見縮合反應)為酯類而存在。例如,由茶葉中曾分離出兒茶素及其酯類衍生物,主要有(-)-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表兒茶素-3-沒食子酸酯、(-)-表沒食子兒茶素-3-沒食子酸酯等。這些化合物分子小,溶於水成真溶液,在溶液中可被氧化而自身縮合為不同程度的縮合產物,從水溶性鞣質到水不溶性鞣紅。當用開水沏綠茶時,開始茶水為黃綠色澄清液,放置過夜後,轉為黃棕色混濁的溶液,即鞣質前體變為縮合鞣質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