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發射顯微鏡

[拼音]:huifeishi

[英文]:Laodelphax striatellus

飛蝨科昆蟲的1種。在中國北起黑龍江、內蒙古,西到新疆,南至廣東、廣西,東達沿海各省和臺灣均有發生。為害水稻、麥類、玉米、甘蔗、高粱、穀子等禾本科作物和雜草。

體小型,連翅長3.5~4毫米。雄蟲體黑褐色,僅頭部基半與前胸背板淡黃色;雌蟲全身為淡黃褐色,僅中胸背板的兩側區為暗褐色;雌、雄蟲前翅均微有淡黃褐暈近於透明,在兩翅合攏的接緣中部有一短條狀的黑褐色翅斑。

此蟲在北方1年發生4~5代,南方7~8代,以若蟲在寄主上或根際、落葉下越冬。耐低溫,若蟲在5℃以上即可繼續取食生長,但不耐高溫,至30℃以上發育便緩慢,甚至引起滯育和死亡。成蟲多產卵於植株下部葉鞘內。成、若蟲常棲息在植株下部取食。成蟲有明顯的趨嫩綠、趨密習性和趨光性。隨季節1年要轉換幾次寄主。

成蟲用口器刺吸寄主液汁造成危害,還傳播水稻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小麥叢矮病和玉米粗縮病等病毒病,產生間接危害。有些病毒病(如水稻條紋葉枯病)還可由帶毒的雌蟲通過卵遺傳至下代繼續傳播,對農業生產帶來更大的損害。

參考文章

玉米田治灰飛蝨要防藥害糧食作物防治水稻穗期灰飛蝨適時用藥糧食作物水稻灰飛蝨暴發原因分析糧食作物玉米種包衣防治灰飛蝨糧食作物防治水稻穗期灰飛蝨適用藥糧食作物水稻灰飛蝨糧食作物防治灰飛蝨 預防玉米粗縮病糧食作物小麥田是否需要防治灰飛蝨?糧食作物玉米田治灰飛蝨要注意防藥害糧食作物小麥田治灰飛蝨能緩解稻田防治壓力糧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