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科學院希爾紹夫海洋研究所

[拼音]:liuxingti huaxue zucheng

[英文]: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meteoroids

流星體泛指在行星際空間繞太陽執行的一切小物體,大的有數十噸,小的如微塵。流星體以很高速度(12~72公里/秒)穿過地球大氣時與大氣摩擦而發光,稱為流星。流星出現高度平均約95公里。有些較大的流星體在大氣中沒有燒盡,殘骸落到地面上,成為隕石;另方面,非常小(小於幾十微米)的流星體(微流星體)進入地球外層大氣時就被減速,緩慢地降落到地面,成為“微隕石”。此外,在黃道面(地球軌道面)附近較多的微塵散射太陽光,呈現出拂曉前或黃昏後在地球上看到的“黃道光”。

研究流星體的化學組成、空間分佈等特性,探討它們與小行星及彗星的演化關係,這是空間化學的重要課題,對研究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很有意義。研究流星體的主要方法為:黃道光觀測(10-13~10-6克)、流星觀測(10-7~107克)、隕石及深海或大氣中收集的宇宙塵的樣品分析等。

流星體按組成可分為3類:

(1)彗星型流星體,密度小(≤1克/釐米3),由易碎和多孔物質組成;

(2)碳質球粒隕石型流星體,密度為2.1克/釐米3左右;

(3)普通球粒隕石型流星體,密度為3.7克/釐米3左右。在火流星中,3類大致各佔1/3,而暗流星中,絕大多數屬於彗星型或碳質球粒隕石型。

除了隕石和宇宙塵樣品可在實驗室直接精確測定化學組成外,流星光譜觀測是研究相應質量範圍 (10-1~103克)流星體化學組成的主要方法。已由流星光譜證認出 15種以上的原子光譜線、9種一次電離原子光譜線和6種雙原子分子的光譜線,它們是:NaI、MgI、AlI、SiI、CaI、CrI、 MnI、FeI、NiI、HI、NI、 OI、TiI、CoI、MgII、SiII、CaII、FeII、NII、OII、TiII、CrII、SrII、N2、 CN、FeO、C2、N娚,可能還有CI、SrI、BaI、CH。其中NaI、MgI、FeI光譜線是慢速流星的主要特徵,而CaII的光譜線(所謂H和K線)是快速流星的主要特徵。

圖中給出了天龍座流星(D)和各類球粒隕石(見隕石分類)的 Fe、Ca、Mg、Na的相對含量。按3種代表性元素(Ca──難熔元素,Fe──金屬元素,Na──揮發元素)的丰度變化趨勢,天龍座流星(體)的元素丰度在碳質球粒隕石的連線上,但比“原始的”CI 碳質球隕石更富含揮發物,因而更原始,這種流星體可能是來自富含揮發物的彗星。

碳質球粒隕石型和普通球粒隕石型流星體可能是隕石母體碰撞時產生的碎屑或碎塊。

參考書目

C.L.Hemenway, P.M.Millman and A.F.Cook ed.,Evolutionar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eteroids,NASA,Washington,1973.

A.H.Delsemme ed., Comets,Asteroids,Meteorites,The Toledo Univ.,Toledo,1977.